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5年   3篇
  201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药面膜治疗痤疮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中药面膜方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 ~ 30岁痤疮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11例,治疗组睡前外敷中药(白芷、刺蒺藜、茯苓等)面膜方,前5d为1次/d,后改为隔日1次,一般护理及禁忌.对照组予一般护理及禁忌.2组疗程均为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积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组总积分从治疗后均有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P< 0.01.治疗组疗效指数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不同分级痤疮患者之间疗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面膜方治疗15 ~ 30岁痤疮患者,能有效减轻皮损严重程度、减少皮损数量及减轻皮肤自觉症状,对于不同程度分级的痤疮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背景:面部美容手术设计及医患沟通相比创伤整复手术更为精细,因此需要采集高精度的面部数据,重建更高精度的三维模型。 目的:旨在探究激光三维扫描设备和匹配的图形数据处理软件对面部进行精确的数据采集及形态学分析在现代美容外科中的应用前景。 方法:采用手持式激光扫描仪获取2例面部软组织缺损或对颜面外观不满意要求进行面部轮廓整形者患者术前面部点云数据,构建面部可视化三维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面部轮廓的测量分析以及美容外科手术模拟和术后效果分析评价。 结果与结论:整形前在NURBS曲面模型上模拟手术,整形后将模拟效果模型与术后模型进行3D比较,经偏差分析,整形后模型和模拟整形模型离异度在1 mm内的比率> 80%。结果说明,激光点云结合逆向工程技术,能够快速构建面部三维数字模型,为临床美容设计提供准确的三维数据指导及效果的量化检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比下颌骨骨折术后取出和未取出钛板钛钉的患者生长发育情况,探讨钛板钛钉对患者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行下颌骨手术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术的15例儿童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后是否取出钛板钛钉分为取钛板组(7例)和未取钛板组(8例),对患者进行病历收集、术后随访、临床专科检查及影像学测量,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容貌形态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5例患者的外形和功能恢复基本满意,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测量表明2组患者左右侧下颌骨长度之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钛板钛钉植入对儿童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鉴于二次手术钛板取出可能造成的再次创伤,术后钛板取出术可不常规实施。  相似文献   
4.
牙外科正畸术是治疗成人牙颌畸形的方法之一。我科自1983年以来对上前牙拥挤、反秴、前突的57例年青患者,施行不翻粘骨膜瓣的牙外科正畸术。现将术中、术后情况及其中26例随访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57例中,男22例,女35例;年龄最大29岁,最小16岁,平均21.2岁。畸形分类:上前牙拥挤24例,前牙腭向错位7例,深覆盖13  相似文献   
5.
我校研究传染性肝炎,至今有了一年半的时间,有九个教研室参加了这个研究,并得到了许多兄弟单位的支援协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共作出论文24篇,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打下有利的基础。目前传染性肝炎的病毒、诊断、予防、治疗,在国际上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国家与省已指定我校对此要作出成绩,这是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校党委并早已作出决定,将此研究作为全校性的综合研究重点项目,因此我们今后所想的不是别的而只是如何完成的问题。我  相似文献   
6.
MOED化疗联合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中,联合化疗加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为最常用的动员方法。自2007年5月以来我科采用MOED(米托蒽醌+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地塞米松)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具有动员效率高、干细胞采集数量充足、预处理后造血重建快及经济实惠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序二     
大骨节病的科学研究是结合当前当地的任务,是国家和省指定我校的重点研究任务,校党委已将此列为全校重点研究项目之一,我们要百折不撓,再接再励,勇往直前,一直到作出最后结论为止。研究工作自1958年12月开始至1959年10月,历时10个月,在校内共有22个教研室118名人员参加了研究,其中有教授、讲师、助教、医生、技术员、学生,共划分为病因、流行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