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黄斐  赵际童  沈强 《中国临床康复》2012,(41):7647-7650
背景:目前对于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神经干细胞自身分化特性的变化研究的较少。目的:观察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的时间特异性。方法:利用无血清悬浮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胚胎皮质神经干细胞,取不同培养时间的神经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检测其分化特性的改变。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早期分化以神经元为主,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分化成神经元的比例下降,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增加,而神经干细胞分化成少突胶质细胞的潜能与培养时间无明显相关。提示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其分化成神经元的潜能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分化成神经胶质细胞的潜能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的潜能无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与传统倒三角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相比较,分析双平面固定在股骨颈骨折稳定优化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58例,均使用空心螺钉固定,其中双平面固定(“F”技术)组27例,传统倒三角空心螺钉固定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包括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4 ~ 43个月,平均(26.3±3.3)个月。双平面固定组股骨颈短缩≥5 mm者6例,骨折不愈合4例,股骨头坏死2例,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5.74±7.06)分。传统倒三角空心螺钉组股骨颈短缩≥5 mm者16例,骨折不愈合5例,股骨头坏死9例,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2.03±6.19)分。两组患者在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Harri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位优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双平面固定通过特殊的空间构型,可有效维持复位,减少股骨颈短缩带来的Harris评分丢失,更好地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及探讨新辅助化疗后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满意缩瘤的标准。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339例。比较225例接受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行辅助化疗(PDS组)和114例新辅助化疗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DS组)患者的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晚期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以及独立因素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与治疗方案选择间的关系。结果:1两组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达到满意缩瘤的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DS组肿瘤细胞减灭术达到无肉眼残留病灶比例(39.47%)高于PDS组(27.56%)(P0.05)。2IDS组术中出血量更少、输血比例更小、手术范围更小、手术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的PFS和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留病灶大小(P0.001)、FIGO分期(P0.001)和年龄(P=0.003)是影响晚期卵巢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4IDS组术后仅无肉眼残留病灶可提高患者的OS。FIGO分期与治疗方案选择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大原发肿瘤直径与Ⅳ期卵巢癌患者治疗方案选择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7),通过STEPP分析,原发肿瘤直径的界值为8.6 cm。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减灭术达到无肉眼残留的几率,缩小手术范围,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但不能提高患者的PFS和OS。新辅助化疗后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中满意缩瘤的标准应为无肉眼残留病灶。患者的FIGO分期和最大原发肿瘤直径可能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背景:体外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并掌握其生物学特性是神经干细胞移植研究的前提。目的:采用神经球方法分离培养胎鼠皮质神经干细胞,并观察其生长和分化特性。方法:利用无血清悬浮方法分离培养胚胎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的标志物。结果与结论:体外无血清含生长因子的培养液培养胎鼠皮质神经干细胞,可得到悬浮生长的神经球,但悬浮生长的神经球可以发生融合,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神经球呈巢蛋白表达阳性,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但主要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说明在血清含有生长因子的而培养条件下,利用神经球方法可以分离培养出胎鼠皮质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2019年3月收治胫骨骨折患者62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对于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神经干细胞自身分化特性的变化研究的较少。 目的:观察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的时间特异性。 方法:利用无血清悬浮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胚胎皮质神经干细胞,取不同培养时间的神经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检测其分化特性的改变。 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早期分化以神经元为主,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分化成神经元的比例下降,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增加,而神经干细胞分化成少突胶质细胞的潜能与培养时间无明显相关。提示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其分化成神经元的潜能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分化成神经胶质细胞的潜能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的潜能无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小茴香代茶饮对妇科肿瘤患者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159例妇科恶性肿瘤经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78)和对照组(n=81)。试验组予术后第1 d晨开始口服小茴香代茶饮(小茴香5 g+沸水130 mL),2次/d,至首次肛门排气,对照组予同时口服等量温水。采集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指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同时观察患者对小茴香代茶饮的耐受情况。结果 本研究所有纳入患者均能良好耐受小茴香代茶饮。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53.1±11.3) h vs. (64.2±13.6 ) h, P<0.001) 〕、首次排便时间〔(4.3±1.0) d vs. (5.4±1.2) d, P<0.001) 〕和术后住院日 〔(5.6±1.2) d vs.(6.7±2.0) d, P<0.001) 〕均缩短。对照组肠梗阻发生率较试验组明显增加〔相对危险度为2.6,95%置信区间为1.5~4.5, P=0.001〕。结论 小茴香代茶饮可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并且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吸收流体明胶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8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男34例, 女46例, 年龄(69.10±6.61)岁, 年龄范围为55~79岁。按照患者是否使用流体明胶分为流体明胶组与常规组, 每组40例。流体明胶组将配好的Surgiflo?流体明胶喷涂于髋臼侧表面及股骨髓腔内, 然后将假体植入。常规组直接假体植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凝血指标、围术期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流体明胶组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围术期血红蛋白的变化[(718.55±163.91)ml、(322.98±99.01)ml、(18.12±4.16)g/L]小于常规组[(816.78±217.86)ml、(397.03±71.30)ml、(20.53±3.10)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体明胶组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呈正相关。两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呈正相关。结论对于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术中使...  相似文献   
10.
背景:体外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并掌握其生物学特性是神经干细胞移植研究的前提。目的:采用神经球方法分离培养胎鼠皮质神经干细胞,并观察其生长和分化特性。方法:利用无血清悬浮方法分离培养胚胎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的标志物。结果与结论:体外无血清含生长因子的培养液培养胎鼠皮质神经干细胞,可得到悬浮生长的神经球,但悬浮生长的神经球可以发生融合,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神经球呈巢蛋白表达阳性,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但主要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说明在血清含有生长因子的而培养条件下,利用神经球方法可以分离培养出胎鼠皮质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