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TRH与NAL拮抗吗啡类药物的镇痛、成瘾及制动作用作了比较研究,并观察了TRH对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结果发现TRH不能拮抗吗啡类的镇痛、成瘾及制动作用。TRH(10μg icv或5mg/kg iv)可显著升高正常动物平均动脉压,加快心率及呼吸。TRH腹腔注射可缩短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并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实验在狗后肢上比较了橡皮管、环绕充气和局部充气三种止血带对动物在酸-硷状态、血气、血清钾[K~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SCPK)、血清硷性磷酸酶(AKP)等方面的局部实验肢体和全身的生化效应。 材料和方法《解放军医学杂志》1986;11(3):197。 结果(1)酸-硷平衡和血气的改变:各组-上止血带后均见严重酸中毒和高度低氧血症。橡皮管止血带组变化最大,实验肢血pH为6.667,PO_2为28.8mmHg,Pco_2为87.5mmHg。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止血带压和出血量的关系、止血带宽度和止血带压的关系研究,以及对环绕加压和局部加压两种止血方式的比较,对止血带使用的最佳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止血带压和出血量之间符合Bernoulli方程,止血带压和止血带宽度间呈负指致函数关系;局部加压止血是既能妥善止血,又可部分保留肢体血液循环的最佳止血方式。本研究为临床应用和新型止血器材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作者论证了现沿用的橡皮管止血带的危害,提出应尽早废除。  相似文献   
4.
前言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对多种动物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都有良好的治疗效应。但TRH对休克动物外周微循环的影响尚未报导。为进一步了解TRH抗休克作用及探讨其抗休克机理,我们进行了本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肢体血管伤出血是战伤出血的主要死因之一。现沿用的橡皮管止血带所需压力太高,连续使用6小时就难免出现止血带休克,甚至需截肢,因此急需研制新型安全有效的止血器材。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自1982年开始对止血带的生物力学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1) 用狗进行了57例次止血带压力与出血量关系的实验研究,证明二者间不呈线性关系,而符合Bernoulli方程。(2)进行了210次止血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从粘附、聚集和释放三方面系统观察了家免失血性休克早期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休克早期血小板功能显著增强。粘附率、聚集率、血5-羟色胺(5-HT)和血栓素B_2(TXB_2)水平显著升高。随休克时间延长,粘附和聚集逐渐抑制,而5-HT和TXB_2水平进行性升高、提示血小板释放的5-HT和TXA_2是参与失血性休克发展的重要体液因素。  相似文献   
7.
ET-1型止血带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止血带用于战伤急救和外科手术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止血带本身的缺点和使用不当,其所造成的危害及并发症时有发生。为改进我军装备、提高四肢血管伤伤员的救治率,我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研制了ET-1型止血带,并于1983年10月至1984年7月用于平时外伤和四肢战伤的急救和手术,取得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实验结果证明,狗失血性休克后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每搏容积(SV)、心搏指数(SVI)、右室作功指数(RVSWI)、左室作功指数(LVSWI)都明显下降。血压(B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也明显下降。TRH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狗心输出量及其它血液动力学指标,特别以LVSWI提高最突出。与此同时NBP、  相似文献   
9.
止血带用于战伤急救和外科手术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使用止血带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缺点和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危害及并发症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四肢血管伤伤员的救治率,我们研制了 ET-1型止血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狗后肢上扎止血带,并连续观察应用6和24小时三种止血带的局部和全身效应。结果表明:橡皮管止血带组死亡率和肢体残废率最高;环绕充气止血带组也有较高的伤残率;局部充气止血带组无一例死亡或致残,全身动脉压和肢体静脉压、心电图、肢体温度、全身及局部病理改变均最轻或几无改变。实验证实局部充气止血带的安全性远较现沿用的止血带为好,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止血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