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1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的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作用于肝癌H22小鼠肿瘤细胞,研究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00只肝癌H22小鼠随即分组并连续服用不同剂量的HAP纳米粒子,11d后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和细胞凋亡率,评价不同剂量的HAP纳米粒子与H22小鼠肿瘤细胞生长的关系。结果肝癌H22小鼠肿瘤细胞对纳米羟基磷灰石(HAP)较敏感,能明显延长小鼠生存期,高剂量组与丝裂霉素结果相近(P>0.05)。实验后小鼠体重没有明显下降,抑瘤率和细胞的凋亡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不同浓度的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能够抑制H22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大众教育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质量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如何把握和处理好大众教育与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成为摆在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认清形势,面对现实,主动分析问题,思考对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高等医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是常见妇科疾病,发病率占一般人群1%~7%,不孕妇女的30%~40%.临床表现常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痛经、月经失调、不孕、肠道或泌尿道症状,无症状者约为20%左右.EM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流行的有子宫内膜种植、体腔上皮化生、免疫异常、淋巴及静脉播散、内分泌障碍和多基因遗传等学说.如此繁多的学说表明,我们对EM的病因认识不清,或者说它是多因素形成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中的一种,选择性地表达于恶性肿瘤组织。该文研究Survivin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肝癌细胞株SMMC-7721,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SurViVinmRNA表达。结果:肝癌细胞株SMMC-7721@80%(32例)的肝癌组织表达SurvivinmRNA,而癌旁非癌组织内无一例阳性表达。结论:Survivin表达是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较为普遍的事件。  相似文献   
5.
大众教育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质量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确保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树立正确的大众教育质量观,提高质量意识,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分层次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不断开发教育资源,切实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造的Claudio电泳分型方法,调查了佳木斯地区102例汉族人群和101例朝鲜族人群中Hp亚型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两个群体中,只发现了Hpls—ls,Hp2—ls,HP2—2三种亚型,未见Hpα~1F组分。这同国外报道的,在黄种人群中不存在Hpα~1F基因的说法一致。由子Hpα~1F基因在黑种人和高加索人群中的广泛存在,讨论认为,Hpα~1F基因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应是一个重要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佳木斯地区130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SCE频率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放射工作人员每个细胞SCE频率平均为5.65±1.4,正常对照组每个细胞SCE频率平均为5.01±1.2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2.55,p<0.05)。本文还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工龄和吸烟与SCE频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为探讨小剂量电离辐射的人体效应,进一步改善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孕妇外周血分选胎儿有核红细胞,对DYS基因进行扩增,并对扩增准确率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从孕妇外周血分选胎儿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NRBCs),应用套式PCR特异性扩增DYSl4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30例受检中:共有男婴18例,有核红细胞组DYSl4基因的检出率为50.0%(9/18)。结论 NRBCs分选技术的建立使非创伤性产前基因诊断成为可能,但如何进一步改进方法提高分选率,确保诊断的灵敏性,降低漏诊率,仍是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脑海马区NCAM-L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病,是多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脑疾患。近年来,对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黏附现象及其在突触的可塑性作用的研究格外引人瞩目。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s)是神经系统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癫痫可塑性变化的研究已正成为癫痫发病机制研究的切入点。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Wistar大鼠,戊四氮,氯仿,异丙醇,溴乙锭,Trizol,琼脂糖,反转录试剂盒,PCR试剂盒,Rnase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自Rokitansky于1860年首先报道以来,本病一直被认为是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发病率占一般人群1%~7%,不孕妇女的30%~58%。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临床表现常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痛经、盆腔疼痛、月经失调、不孕、肠道或泌尿道症状,无症状者约为20%左右。EM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流行的有子宫内膜种植、体腔上皮化生、免疫异常、淋巴及静脉播散、侵袭、炎症、内分泌障碍和多基因遗传等学说。如此繁多的学说表明.我们对EM的病因认识不清。或者说它是多因素形成的疾病。近年大量研究表明.内膜异位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EM患者常伴有局部及全身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变,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异常表达.腹腔液内的细胞因子含量及活性改变以及黏附分子的改变和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EM的发生等。本文就近年来EM的免疫学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