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单克隆IgH基因重排检测在恶性淋巴瘤 (B NHL)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半巢式PCR检测单克隆IgH基因重排。病例组为B NHL ,包括 6 9例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治疗前 16例骨髓和 2 9例外周血、阳性者治疗后复查骨髓和外周血 ;对照组为 10例慢性淋巴结炎、3例T NHL和 2例HD。结果 对照组均阴性。病例组 :切片中单克隆IgH基因重排阳性率为 6 3.8% (44 / 6 9) ;骨髓和外周血阳性率分别为 43 .8%(7/ 16 )和 41.4% (12 / 2 9) ,细胞形态学检查未见异常细胞者阳性率分别为 33 .3% (3/ 9)和 31.3% (5 / 16 )。 16例同时采集骨髓和外周血者 ,阳性率分别为 43 .8% (7/ 16 )和 37.5 % (6 / 16 )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单克隆IgH重排阳性者 ,6例完全缓解 (CR)后转阴 ,处于持续缓解状态 ,1例临床缓解后 13个月仍阳性 ,现在继续随访中 ,另 1例CR后持续阳性者 ,6个月后复发。结论 切片、骨髓和外周血中检测单克隆IgH基因重排可以作为B NHL诊断和随访微小残留病灶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保存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小板极其脆弱,在外周血循环中寿命仅为8~10d,离体后易发生变形和破坏,影响输后体内存活率,如何尽量地保护血小板的活力、提高存活率及延长贮存期限,对于血小板输注意义很大。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延长血小板保存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现就血小板保存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磺胺药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陈勤奋梁晓华林果为患者,男性,50岁。22年前因上呼吸道感染服复方磺胺甲异口恶唑(SMZCO)后,次日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点伴血尿,在外院查BPC20×109/L,骨髓象正常。用激素治疗(具体不详)2周后,BPC升至(16...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紫杉醇耐药株MCF-7/Taxol中的紫杉醇结合的差异蛋白质,探索抗肿瘤药物新靶点。方法合成生物素化紫杉醇,HPLC-MS联用法检测合成产物。SRB法检测生物素化紫杉醇的生物活性,免疫磁珠偶联后与MCF-7及其MCF-7/Taxol的全细胞蛋白液反应,获得紫杉醇结合蛋白,SDS-PAGE电泳获得差异蛋白条带,LC-MS/MS分析,Western blot鉴定差异结合蛋白。结果成功合成生物素化紫杉醇,生物素化紫杉醇的生物活性和紫杉醇相当。经过蛋白电泳分析,MCF-7/Taxol的紫杉醇结合蛋白较MCF-7多一差异条带,LC-MS/MS分析提示数个目标蛋白,经过Western blot验证差异条带中有Heat shock protein HSP90、Dermcidin Precursor、Actinin。结论成功获得了MCF-7和MCF-7/Taxol之间的紫杉醇细胞差异结合蛋白,对这些蛋白作用机制的的深入探索,可能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寻找到新的靶点蛋白,发现新的肿瘤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几随机分戍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头颅CT变化、患儿神经行为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恢复、CT恢复正常率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明显改善症状,促进神经损伤的恢复,提高患儿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6.
血液系统肿瘤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随感染,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本就血液肿瘤患感染的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辽南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基因分布和单倍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辽南汉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HLA基因多态性和单倍型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PCR-SSP和PCR-SSO2种方法对辽南地区的9678份样本进行HLA-A、B、DRB1位点的基因分型,并对分型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辽南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基因分型,共检出A位点表型特异性18种,检出率为85.71%;B位点共检出表型特异性41种,检出率为93.18%;DR位点共检出表型特异性13种,检出率为92.86%。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y规律(P>0.05)。在HLA单倍型分布中,A30B13、A2B46、A33B58、A30DR7、A33DR13、A2DR10、B13DR7、B46DR9、B52DR15等均具有较高的连锁频率。结论本组数据了解辽南地区,汉族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HLA基因分布特点,有利于估计相合供者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联合经锥颅微创置管引流术与单纯行经锥颅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经锥颅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置管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经锥颅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血站实验室献血者归队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献血者归队纳入实验室质量管理。方法将献血者归队的流程整合到血站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LIS)中,使献血者归队各个环节标准化;设计符合血站实验室归队管理要求的信息流与控制模块来监控献血者归队管理的全过程。结果所建立的献血者归队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献血者管理、标本采集、标本交接、检测结果录入、检测结果汇总、检测结果发布、检测项目设定、献血者状态变更等关键控制点。与血站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LIS)实现了检测数据的共享,实现了从献血者管理、检测前、中、后各关键点的控制,到检测结果追溯、确认试验的开展等全过程的有效监控。结论献血者归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使献血者归队得以有效纳入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在常规开展酶免和核酸检测的同时联合电化学作为补充实验,用于抗-HCV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方案。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大连地区无偿献血的血液筛查结果为抗-HCV反应性的献血者,采用酶免、核酸和电化学联合实验的追踪检测,对回召次数和回召时间间隔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结果期间筛查标本共计192 065份,抗-HCV ELISA反应性献血者679例(0.35%),确定拟跟踪503例(74.1%),成功追踪77例(11.3%),在多次电化学和核酸检测结果都无反应性的前提下,献血后追踪的不同时间间隔及不同次数的酶免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P=0.353),因此选择假阳性率较低的2次和大于3个月作为暂定的回召次数和首次回召时间间隔。结论在现有的检测模式下,血液筛查的检测技术手段很难避免因试剂、生物学等原因造成假阳性反应的发生,为保护珍贵的献血资源,促进献血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抗-HCV反应性献血者的淘汰与归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