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兔侧脑室内注射纯化内生致冷原(endogenous cryogen,EC)引起直肠温度下降和耳皮肤温度上升,其反应与静脉注射的情况相似,但直肠温度降低更加迅速,所用剂量仅为静脉注射达到同样效应时的1/80。静脉注射EC降温反应过程中,体温下降至最低点时脑脊液cAMP浓度显著下降,而cGMP浓度没有显著改变,血浆cAMP和cGMP浓度均显著升高;体温回升至正常水平时脑脊液、血浆cAMP和cGMP浓度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本实验结果提示:(1)EC的主要作用部位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2)cAMP可能参与EC降温反应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2.
内生致冷原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第二热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内生致冷原(EC)能否影响内毒素(ET)性发热第二热相或热限水平,并确实脑脊液中cAMP水平是否与EC的降温作用有关,作者用90只新西兰兔进行实验。观察:①输注人尿或等量生理盐液对正常家免体温的影响,检测EC效应期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的含量;②在第二热峰出现前输注人尿或生理盐液对第二热相的影响,检测EC效应期血浆及脑脊液中cAMP的含量。结果表明:①人尿明显降低正常家兔的直肠温度,而等量生理盐液则无此作用,且两者均引起血浆及脑脊液中cAMP浓度的明显下降,提示EC的降温作用与脑cAMP浓度下降可能无重要关系;②人尿(EC)抑制ET性发热第二热相的形成,从而降低热限水平,变双相热为单相热,同量生理盐水无此作用,两者都能降低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的水平,但EC不及NS明显,表明EC抑制第二热相或降低热限水平的作用也与cAMP浓度变化无重要关系,作者推论cAMP不是ET性发热第二热相的唯一成因。  相似文献   
3.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损伤的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对内毒素损伤的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取健康体重(250±30)gSD雄性大鼠22只随机分成3组, 正常对照组(n=7), 内毒素组(n=7), 谷氨酰胺+内毒素组(n=8), 在Langendorff装置上用Krebs-Henseleit(KH)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行主动脉逆灌。连续记录心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MAP)、心肌收缩张力曲线, 在相应的时点分别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谷氨酰胺组对内毒素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幅度减小及D20延长、心肌张力降低、心率变慢等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同时可以明显逆转内毒素诱导的心肌SOD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结论:谷氨酰胺对内毒素损伤的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有机会成为一个有效防治内毒素性心肌损伤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氨酸受体在心脏保护中的作用及甘氨酸受体的性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缺氧/复氧(A/R)模型,并用甘氨酸受体阻断法和消除细胞外氯离子法, 测定各组培养心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钙离子浓度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A/R组用甘氨酸处理后SOD活性、NO含量升高,MDA含量、[Ca2+i、细胞凋亡率降低,与A/R组比较显著差异。分别用甘氨酸受体阻断剂士的宁和消除细胞外氯离子处理后,甘氨酸的上述保护作用明显减弱,与A/R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甘氨酸能抑制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自由基生成、抑制钙超载,减轻心肌细胞的凋亡并增加细胞内SOD等保护蛋白和NO的合成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甘氨酸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甘氨酸受体发挥作用的,甘氨酸受体的本质可能是甘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了精氨酸加压素在水杨酸解热机制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静脉注射内毒素引起发热时,脑中隔区的精氨酸加压素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静脉注射水杨酸钠1.3mol/L×2ml随后以24mmol/L×2ml/min恒速灌注,在抑制发热的同时,也消除了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升高(P<0.01)。作者推论:脑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释放的增加可能参与水杨酸的解热过程。  相似文献   
6.
上文报导的实验研究资料表明,“冻伤膏一号”对兔耳二度冻伤有显著疗效,有显著加速二度冻伤治愈和明显的消肿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对人体冻伤的疗效,我们对长春地区各中、小学及部分工作人员中的冻伤患者进行了试验治疗,其中,中小学生占104例,现把这104例的治疗情况及疗效估计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设计实验时首先要确定实验对象,并对实验对象的要求条件作出严格的规定。临床实验对象临床观察的对象是病人。人体的疾病是先天或后天的自然条件下罹患的。不同人患同种疾病,其病情可不一致,病程早晚也不同,事先接受治疗的情况也不一样,每个病人还常可合并不同的其它疾病,病人的生活条件也各异,他们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就有所不同。因  相似文献   
8.
α-MSH对EGTA性发热效应及脑腹中隔AV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观察脑腹中隔精氨酸加压素(AVP)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解热机制中的作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VP含量。结果:EGTA引起明显的发热反应(P<0.01),同时降低脑腹中隔AVP含量(P<0.05)。α-MSH可抑制EGTA性发热反应(P<0.01),并增加脑腹中隔AVP含量(P<0.05);而对正常家兔体温及脑腹中隔AVP含量无影响(P>0.05)。结论:α-MSH对EGTA的解热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增加脑腹中隔AVP的释放而实现的。在限制发热的过程中,内生解热物α-MSH与AVP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发热研究成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发热发生机理的研究(一) 否定等的“始动反射机制”假说50~60年代国内盛行等的主张,认为致热原及病灶产物首先作用于化学感受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及脑内电刺激技术,在32只新西兰兔下丘脑视前区(preopoticanteriorhypothalamus,POAH)记录了温敏神经元单位放电,观察电刺激腹中膈区(ventralseptalarea,VSA)对致热原作用下兔POAH温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一) 致热原对POAH热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在9例热敏神经元中,观察到侧脑室注射IL-1β后1、3和5min,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由6-32±4-79分别减少到3-75±3-46(P<0-05)、1-68±1-98(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