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分析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2—2014-05诊治的178例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采用TLIF治疗89例(观察组),采用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89例(对照组)。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观察复发率、腰椎不稳发生率,以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7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26(24.60±3.52)个月。观察组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JOA评分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腰椎不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确切,不但可以解除患者腰腿部疼痛、跛行等症状,恢复腰部及下肢功能,而且可以防止椎间盘突出复发和腰椎不稳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不良反应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2-01~2013-01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评估Harris髋关节评分以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9.7±17.4)min、(317.9±81.3)ml、(96.4±11.3)d、(18.5±3.1)w,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4±19.1)min、(476.3±89.5)ml、(113.3±12.5)d、(21.9±3.2)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9例(63.3%),良7例(23.3%),一般3例(10.0%),差1例(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出现髋内翻1例(3.3%),延迟愈合1例(3.3%),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髋内翻1例(3.3%),延迟愈合1例(3.3%),骨折不愈合1例(3.3%),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较佳,且术后并发症少,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背景: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髓核细胞移植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抑制自体髓核细胞的退行性变有望成为未来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有效方法。 目的:通过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髓核细胞分层共培养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髓核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取传至第4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2组:新式分层培养组将髓核细胞接种于去掉挂臂的Transwell小室,膜孔0.4 μm,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例为1∶1;传统分层培养组同法将髓核细胞接种于带有挂臂的Transwell小室。同时设立单独髓核细胞培养组,各组均培养7 d。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35S放射标记渗入放免定量检测蛋白多糖的合成。 结果与结论:与单独髓核细胞培养组比较,传统分层培养组、新式分层培养组Ⅱ型胶原阳性细胞数、蛋白多糖合成量均明显增加(P < 0.05,P < 0.01),且新式分层培养组增高幅度大于传统分层培养组(P < 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髓核细胞接触共培养后,能显著增加髓核细胞分化增殖和特征性物质的表达,且新式分层培养环境优于传统分层培养。  相似文献   
5.
背景: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髓核细胞移植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抑制自体髓核细胞的退行性变有望成为未来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有效方法.目的:通过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髓核细胞分层共培养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髓核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传至第4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2组:新式分层培养组将髓核细胞接种于去掉挂臂的Transwell小室,膜孔0.4 μm,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例为1∶1;传统分层培养组同法将髓核细胞接种于带有挂臂的Transwell小室.同时设立单独髓核细胞培养组,各组均培养7 d.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35)S放射标记渗入放免定量检测蛋白多糖的合成.结果与结论:与单独髓核细胞培养组比较,传统分层培养组、新式分层培养组Ⅱ型胶原阳性细胞数、蛋白多糖合成量均明显增加(P < 0.05,P < 0.01),且新式分层培养组增高幅度大于传统分层培养组(P < 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髓核细胞接触共培养后,能显著增加髓核细胞分化增殖和特征性物质的表达,且新式分层培养环境优于传统分层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活动时间,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2组髋关节Harris评分,记录并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活动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6月、12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和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适合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8.
背景:目前尚缺乏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细胞转化的体外模型。 目的:建立兔髓核细胞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类髓核细胞的体外模型,为髓核细胞体内移植培养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8-08/2009-03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2只用于兔髓核细胞的分离培养;人椎间盘髓核组织为术中取自16岁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T12L1、L1,2椎间盘髓核组织,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为广州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方法: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兔髓核细胞新式分层共培养(应用去掉挂臂、膜孔为0.4 μm的小室,膜底与贴壁细胞相接触,膜上下两种细胞比例为50%∶50%)7 d,同时设立传统的分层培养(带有挂臂的小室)组、单独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和髓核细胞培养组为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的表达。 结果:传统分层培养组及单独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不表达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新式分层培养组、单独髓核细胞培养组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mRNA表达均高于传统分层培养组、单独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P < 0.01)。新式分层培养组与单独髓核细胞培养组比较及传统分层培养组与单独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新式分层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较高的表达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接近椎间盘未退变人的髓核细胞表达水平,表明成功建立兔髓核细胞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分化的体外模型,为椎间盘退变的细胞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老年腰椎峡部裂与滑脱脊柱-骨盆矢状面 X测量参数的差异,探索 L5峡部裂发生滑脱的预测因素,为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就诊的中老年 L5峡部裂与滑脱患者影像资料各60例,选择近期无腰骶部疼痛等症状的中老年志愿者60例为对照。测量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骶角(LSA)、腰椎前凸角(LL)、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VA)等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 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滑脱组PI、PT、SS、LL显著大于峡部裂组和对照组,LSA显著小于峡部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组 SVA与峡部裂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峡部裂组PI、PT、SS、LL、LSA、SVA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盆矢状面 X测量参数(PI、PT、SS、LL、LSA)可作为 L5峡部裂发生滑脱的预测因素,可为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尚缺乏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细胞转化的体外模型.目的:建立兔髓核细胞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类髓核细胞的体外模型,为髓核细胞体内移植培养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8-08/2009-03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2只用于兔髓核细胞的分离培养:人椎间盘髓核组织为术中取自16岁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T_(12)L_1、L_(1.2)椎间盘髓核组织,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为广州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方法: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兔髓核细胞新式分层共培养(应用去掉挂臂、膜孔为0.4 μm的小室,膜底与贴壁细胞相接触,膜上下两种细胞比例为50%:50%)7 d,同时设立传统的分层培养(带有挂臂的小室)组、单独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和髓核细胞培养组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传统分层培养组及单独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不表达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新式分层培养组、单独髓核细胞培养组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mRNA表达均高于传统分层培养组、单独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P<0.01).新式分层培养组与单独髓核细胞培养组比较及传统分层培养组与单独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式分层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较高的表达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接近椎间盘未退变人的髓核细胞表达水平,表明成功建立兔髓核细胞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分化的体外模型,为椎间盘退变的细胞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