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伟  李经纶  曹付强 《中医学报》2019,34(12):2652-2655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吡贝地尔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0例RL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吡贝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RLS严重程度自评量表(restless leg syndrome self-rating scale for severity,RLSSS)得分、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71.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45.7%)高于对照组(22.9%),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22.9%)。治疗后,两组患者RLSSS得分、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吡贝地尔治疗原发性RLS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RLSSS得分、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脑挫裂伤后早期小胶质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配体(PD-L1)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2013~2015年手术治疗的脑挫裂伤组织标本15例,其中伤后6h 5例,伤后12h 4例,伤后1 d 3例,伤后4 d 3例;另选择3例肿瘤全切术中切除颞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炎症细胞浸润情况,以及小胶质细胞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脑组织相比,脑挫裂伤后6、12h未见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浸润的来自血液中的炎症细胞明显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脑组织相比,脑挫裂伤后6h表达PD-L1的小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表达PD-L1的小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 PD-L1可能参与了人脑挫裂伤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小鼠颅脑爆震伤模型研究其早期大脑皮层病理变化。方法: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爆震伤组。小鼠麻醉后,置于距离爆炸源40 cm处,爆炸源为纸质外壳球形5 g TNT炸药,通过电子引爆线引爆,制作小鼠颅脑爆震伤模型。爆震伤后观察动物的存活率及神经功能变化,并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6 h、1 d、3 d、5 d、7 d)取材,通过H.E.染色的方法观察小鼠爆震伤后大脑皮层早期的病理变化:淋巴细胞浸润、嗜酸样变性、空泡样变性,通过尼氏染色研究小鼠爆震伤后大脑皮层神经元形态的变化。结果:5 g TNT爆震组存活率下降(65.0%±3.2%);爆震伤后早期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统计显示在爆震伤后6 h明显升高(21.5%±4.0%),并维持至损伤后3 d(20.4%±3.9%),随后5~7 d有所下降。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3.3%±1.3%)相比,爆震伤组嗜酸样变性细胞数在伤后6 h明显增加(23.5%±5.4%),持续至损伤后3 d(24.9%±4.4%),至损伤后5 d(16.3%±4.4%)、7 d(16.3%±5.2%)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而对于空泡样变性,与对照组(6.9%±5.2%)相比,在爆震伤后6 h明显升高(30.6%±12.3%),至爆震伤后3 d进一步升高(37.5%±7.7%),并继续升高至损伤后7 d(44.7%±17.9%)。尼氏染色发现爆震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神经元胞体水肿,空泡变性增多,尼氏小体染色变浅且数目逐渐减少。结论:5 g TNT爆震伤可模拟冲击波原发效应,根据不同时间点病理变化,说明5 g TNT小鼠爆震伤可以用来模拟研究颅脑爆震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物难治性颞叶癫致灶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表达特点。方法收集24例药物难治性颞叶癫手术切除的致灶组织标本,其中癫非持续状态组(non status epileptic,NSE)11例,癫持续状态组(status epilepticus,SE)13例。同时收集经皮质造瘘行丘脑肿瘤切除的脑组织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病灶脑组织与神经元HMGB1表达情况,统计病灶脑组织与神经元HMGB1从细胞核向细胞质转移情况。结果 HMGB1在病灶组织的表达,对照组为(78.1±25.90),NSE组为(98.7±18.17),SE组为(134.1±16.56);与对照组比较,NSE组无明显差异(P=0.051),SE组表达明显升高(P0.05)。病灶组织细胞质HMGB1阳性比例,对照组为(22.3±11.85)%,NSE组为(34.5±8.59)%,SE组为(41.3±4.60)%。HMGB1在神经元的表达,对照组为(13.9±2.75),NSE组为(25.0±3.54),SE组为(48.9±9.85)。神经元细胞质HMGB1阳性比例,对照组为(11.9±4.69)%,NSE组为(36.4±6.62)%,SE组为(51.1±7.47)%。与对照组比较,病灶组织细胞质HMGB1阳性比例、HMGB1在神经元的表达与神经元细胞质HMGB1阳性比例,NSE组均增加(均P0.01),SE组较NSE组均进一步升高(均P0.01)。结论在难治性颞叶癫病灶中,HMGB1表达增加,且HMGB1从细胞核转移至细胞质比例升高,可能与癫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4例DAI患者,于外伤后1周内行3.0T常规头颅MRI检查,同期行DTI及DTT成像。根据纤维束数量及形态预测患者预后并分为3级:Ⅰ级意识恢复伴或不伴有残疾,Ⅱ级植物生存,Ⅲ级为临床死亡。同时于患者伤后即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并于1周内完成,并根据Cant标准预测预后并分为3级:Ⅰ级意识恢复伴或不伴有残疾,Ⅱ级植物生存,Ⅲ级为临床死亡。根据实际结果对比2种方法的符合率,分析其预测的优劣。 结果根据DTI及DTT预测显示,Ⅰ级15例,Ⅱ级13例,Ⅲ级6例;根据BAEP监测结果预测,Ⅰ级8例,Ⅱ级18例,Ⅲ级8例;其中在Ⅲ级结局的预测中BAEP准确率明显高于DTI及DTT,而在Ⅰ及Ⅱ级结局预测中DTI及DTT的准确率明显高于BAEP。 结论DTI及DTT和BAEP在对DAI的病情判断及结局预测中各有优势,临床上二者应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示踪成像( DTT)融合神经导航联合术中皮层电刺激技术在手术治疗颅内运动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运动区肿瘤患者(其中胶质瘤19例,脑膜瘤8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脑脓肿1例)。术前行MRI薄层扫描,DTT,并在导航仪上进行影像融合,了解肿瘤及锥体束相对关系,设计手术入路。术中在导航引导下定位肿瘤,锥体束;术中皮层电刺激定位功能区并实时定位肿瘤周围脑功能边界,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胶质瘤中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脑膜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均全切除。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术后1个月肌力恢复。其余术后与术前相比肌力有所提高或基本相似。术后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肌力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有好转或不变。结论磁共振、纤维示踪融合导航,结合皮层电刺激技术,可实现最大程度切除运动区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脑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后不同时间所测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解放军第一五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脑挫裂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伤后3个月的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组(GOS 4~5分)21例与恢复不良组(GOS 1~3分)19例,对比分析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浆HMGB1浓度变化。 结果恢复良好组入院当天所测HMGB1浓度(4.87±1.42)ng/ml,恢复不良组血浆HMGB1浓度(6.32±1.23)n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27,P<0.05);入院第6天恢复良好组HMGB1浓度(9.49±1.57)ng/ml;恢复不良组血浆HMGB1浓度(9.83±1.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6,P>0.05);入院第15天恢复良好组HMGB1浓度(7.76±1.04)ng/ml;恢复不良组血浆HMGB1浓度(8.67±1.51)n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46,P<0.05)。 结论脑挫裂伤后血浆HMGB1浓度与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以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分析中脑平面纤维束形态及可观测纤维束数量变化,预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3例重型颅脑损伤,入院后予以磁共振平扫及DTI扫描,间隔1~3周后再次复查;对中脑平面纤维束进行重建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例出院后随访3个月~2年;11例GCS评分恢复较好,2例长期昏迷。11例恢复较好病人,入院时纤维束形态无法追踪、稀疏,随访时均有恢复;GCS评分越高,纤维束形态越饱满、无明显缺失;末次随访时纤维束量明显升高(P<0.05)。2例长期昏迷病人纤维束形态随访期间与入院时相比无明显变化;可观测纤维束数量无明显变化,甚至有所下降。结论 DTI及重建技术可以用于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评估,可观测纤维束数量,量化分析病人恢复情况,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示踪技术分析不同年龄组成人中脑可观测纤维束数量分布特点.方法 对60例正常志愿者按年龄分成青年组(20~40岁)和中年组(41~60岁),测量其中脑水平感兴趣区(ROI)主要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AV)值,以及通过设定不同FA值和示踪纤维束长度,使用B...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技术(FVEP)监测双侧大脑半球颅内压差对脑挫裂伤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将2013—2014年解放军153医院收治的60例脑挫伤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根据颅内压值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实验组根据颅内压值和双侧大脑半球颅压差(D值)采取相关治疗,对2组的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提前发现病情变化(P=0.003);手术患者行手术前实验组较对照组CT计分低(P=0.034),实验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5)。结论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技术监测双侧大脑半球颅内压差有助于提前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治疗,减少脑组织损伤,有利于脑挫裂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