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滋病病毒(HIV)进入抑制剂,是继抑制HIV复制药物,如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之后的新一类抗HIV药物,主要作用在HIV进入细胞环节,是抗HIV新药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HIV进入细胞需经过多个步骤,因此各类进入抑制剂的作用靶点各不相同.由于HIV的高度变异性,如同可产生对抗其他类抗病毒药物一样,HIV亦可产生针对各类进入抑制剂的耐药毒株.鉴于HIV进入抑制剂除T-20和Maraviroc外,多处于临床前研究,缺乏临床阶段的数据.该文将主要对各类HIV进入抑制剂的作用靶点,以及进入抑制剂耐药毒株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EB病毒相关胃癌中EB病毒编码基因与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EB病毒(EBV)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但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了,EBV相关胃癌(EBVaGC)中EBV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相互作用成为致癌机制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选择EBVaGC和各种临床指标与之匹配的EBV阴性胃癌(EBVnGC)作为研究对象,检测EBV相关基因和P53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TZM-b1细胞系检测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对逆转录酶抑制剂(AZT、d4T、ddI、NVP)的药物敏感性,并用该方法检测中国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表型耐药.方法 用两种实验室适应毒株SF33和ⅢB来评价TZM-b1细胞方法的敏感性;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法分离扩增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临床毒株;用TZM-b1法检测16例临床毒株对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表型耐药.结果 AZT、d4T、ddI、NVP对SF33/ⅢB毒株的抑制50%病毒复制的药物浓度(IC50)分别为0.009/0.005μmol/L、0.125/0.113μmol/L、0.495/1.905μmol/L、0.093/0.045μmol/L.16例临床分离毒株中分别有13(81.3%)株、13(81.3%)株对AZT和NVP耐药.其中7株(53.8%)显示对AZT高度耐药;对NVP耐药的均为高度耐药,其中8株IC50升高1 000倍以上.结论 TZM-b1细胞系可用来快速检测HIV-1病毒表型耐药.我国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表型耐药主要表现为对AZT和NVP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步和三步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血浆的效果。方法对送至样本资源库的16例抗凝血标本分别采用两步法和三步法分离PBMC及血浆,并对2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分离效果进行比较。两步法为将抗凝血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后分别分离PBMC和血浆;三步法则先离心分离血浆后再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后分离PBMC。结果 2种处理方法处理后检测的活细胞数、总细胞数及活细胞比例结果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步法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三步法,其中25种细胞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步法省时,操作少,在分离PBMC方面效果与三步法类似;但两步法在分离血浆方面会影响血浆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BV感染和p53基因异常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病因学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例EBV相关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45例临床指标与之匹配的EBV阴性胃癌(EBV negative gastric carcinoma,EBVnGC)以及58例相应癌旁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p53基因exon 5~8突变情况.[结果]①胃癌组p53蛋白阳性率为86.2%(50/58),而相应癌旁组织均为阴性,胃癌组p53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0).②EBVnGC p53蛋白阳性率为86.7%(39/45),过表达率为57.8%(26/45);EBVaGC p53蛋白阳性率为84.6%(11/13),过表达率仅为15.4%(2/13).两组间p53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7912),但EBVaGC组p53蛋白过表达率明显低于EBVnGC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85).③2例EBVnGC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突变均位于exon 5,13例EBVaGC和58例相应癌旁组织均未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结论]p53基因异常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EBVaGC组织中存在p53蛋白的表达和过表达,但p53蛋白的异常累积可能并非p53基因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6.
宿主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型,与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者的疾病进展密切相关,针对中国不同人群感染HIV-1后疾病进展与宿主HLA分型间的相关关系已有众多报道,包括中部地区HIV-1感染者,北方汉族HIV-1感染者,北京男男同性恋HIV-1感染者,四川彝族HIV-1感染者等。在已报道的HLA分型中,有些HLA分型作用机制已明确,有些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章主要对目前报道的与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进展相关的HLA-B类分子分型进行综述,以期能更好地对与HIV-1感染者疾病进展相关的HLA分型进行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人疱疹病毒7型(HHV-7)开放读码框(ORF)U14的原核表达载体,并且进行原核表达。方法PCR技术扩增HHV-7 ORF U14基因的主要抗原决定簇编码区(328~533氨基酸),目的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ThioHis A分别双酶切后连接,1×TSS法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结果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目的基因序列与HHV-7标准毒株相应序列基本一致,SDS-PAGE电泳可观察到相对分子质量为3.57万融合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证实pp85蛋白成功表达。结论HHV-7被膜蛋白pp85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表达成功,为进一步探讨该重组蛋白在HHV-7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世界范围内约10%的胃癌组织中可检测到EBV,研究显示EBV感染能使原代培养的正常胃上皮细胞永生化,EBV相关胃癌是由一个EBV感染的细胞单克隆增殖形成,提示EBV感染在EBV相关胃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EBV相关胃癌的诊断、病毒存在形式和基因表达、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协同因素以及EBV对上皮细胞的生长促进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EB病毒相关胃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范围内约10%的胃癌组织中可检测到EBV,研究显示:EBV感染能使原代培养的正常胃上皮细胞永生化,EBV相关胃癌是由一个EBV感染的细胞单克隆增殖形成,提示EBV感染在EBV相关胃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EBV相关胃癌的诊断、病毒存在形式和基因表达、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协同因素以及EBV对上皮细胞的生长促进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国北京男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HLA-A、HLA-B、HLA-C 基因频率以及HLA 基因分型与疾病进展关系。方法:序列特异性引物的PCR 扩增(PCR-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typing,PCR-SSP)对310 名随机中国北京男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HLA-A、HLA-B、HLA-C 基因进行分型,采用HIV Molecular Immunology Database 中HLA Analysis Tools 方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在北京男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队列中,HLA-A*1101(34.52%)基因频率最高,其次为HLA-A*0201(31.94%)、HLA-C*0102(27.10%)以及HLA-A*2402(26.45%)。根据艾滋病感染者1 年内CD4 细胞计数变化来判断感染者是否为快速进展者,结果发现快速进展者134 例,非快速进展者176 例。快速进展者中存在低水平的HLA-B*4403(快速进展者1.12%,非快速进展者为4.27%,P = 0.0276),HLA-B*1511(非快速进展者5.98%,快速进展者2.25%,P =0.0282),HLA-B*5701(非快速进展者2.56%,快速进展者0.37%,P =0.0491)表达,而HLA-C*0304 则在快速进展者中高表达(非快速进展者4.56%,快速进展者8.96%,P =0.0319)。结论:本研究获得了中国北京男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HLA-A、HLA-B、HLA-C 基因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数据,并发现HLA-B*4403、HLA-B*1511、HLA-B*5701 与延缓艾滋病疾病进展有关,而HLA-C*0304 则与加速艾滋病疾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