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相同BMI、身高的老年男性与青年男性站立于硬地和软垫时,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静态平衡中的作用,对提早预防老年男性跌倒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使用Biodex平衡仪测试对老年男性43例和在校普通男性大学生40例进行姿势稳定度测试30s、睁眼硬地双脚站立30s、闭眼双脚硬地站立30s、睁眼双脚软垫站立30s、闭眼双脚软垫站立30s及跌倒风险测试。记录不同平衡感觉器官作用下静态平衡能力的变化,并分析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平衡时的作用效果,并分析不同BMI、不同身高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特点。结果:①个体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不同平衡感受器作用的差异较大,老年男性与青年男性在不同测试条件中前庭觉作用变化相同,前庭觉在不同年龄段受试者中无明显差异,视觉和本体感觉的退化是引起老年男性平衡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②T1和T2测试中,老年男性的本体感觉占比分别为:30.14%、38.06%,青年男性的本体感觉占比为23.28%、33.83%,老年男性本体感觉占比始终大于青年男性,说明在调节人体平衡过程中,本体感觉对老年男性的作用大于青年男性。③维持人体平衡主要因素是前庭觉,不同测试条件下最低占比58.40%。④老年男性更易发生前后跌倒,跌倒风险随年龄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身高165cm的老年男性表现出更好的平衡能力。老年男性年龄的增长引起视觉的退化会对T3、T4及跌倒风险有较大影响(P0.05)。结论:前庭觉是影响人体平衡能力的重要因素,老年男性与青年男性在不同测试条件中前庭觉作用变化相同,前庭觉在不同年龄段受试者中无明显差异。影响老年男性平衡能力下降的原因为老年男性本体感觉和视觉的下降。老年男性更易发生前后跌倒,且发生可能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身高越高的老年男性越容易发生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下肢肌力与步速的关系,分析柔韧和动态平衡在下肢肌力与步速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1年11月至12月,对上海市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155例高龄老年人进行实地调查,询问基本健康信息,对下肢肌力、柔韧、动态平衡和步速进行测试,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高龄老年人下肢肌力、柔韧、动态平衡和步速之间两两相关(r> 0.210, P <0.01)。控制年龄和性别后,高龄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对步速不具有显著直接预测作用(β=0.029, P=0.699),但下肢肌力可通过动态平衡的部分中介(效应量0.0130, 95%CI 0.0073~0.0197)以及柔韧和动态平衡的链式中介(效应量0.0019, 95%CI0.0003~0.0043)两条路径对高龄老年人的步速产生影响。结论 下肢肌力可以通过影响柔韧和动态平衡或单独影响动态平衡间接影响高龄老年人的步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6岁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特点以及与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粗大动作发展测试(Gross Motor Development Test,TGMD-2)对289名幼儿进行粗大动作能力评估;以《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为标准,对幼儿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评价,监测各单项分,计算幼儿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比较不同年龄组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体质健康水平、BMI指数的特点,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幼儿粗大动作与体质健康水平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幼儿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无显著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都出现了显著性的提高,而BMI变化不明显,验证了3~6岁幼儿处于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结论粗大动作发展测试是对幼儿动作过程进行评价,应纳入幼儿健康评价体系,作为幼儿体质健康测试只对动作结果评价的补充。体育活动应在保证体质健康水平的基础上,丰富动作模式,更加注重动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动作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跑:跑是双脚交替接触地面的周期性运动,但跑有一个双脚都离开地面的腾空期。幼儿在 1 岁多开始学习跑步,最初是走跑结合的移动方式,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善,下肢力量弱,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到 2.5岁,幼儿跑步的腾空阶段明显;到 6岁,早期跑步的特点基本消失。着地方式:指的是人体在跑步着地阶段足部接触地面的方式,一般分为3种方式:分别为足跟着地(fore foot strike),跟骨先接触地面;全足着地(mid foot strike),全脚掌着地,即足跟与前足同时接触地面;前足着地(rear footstrike):前足部首先接触地面。背景:成年人跑步着地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而幼儿跑步的着地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目的:运用生物力学方法探究幼儿在跑步过程中,不同着地方式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的差异,为幼儿正确的跑步着地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公立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幼儿74名,按年龄分为3岁组、4岁组、5岁组,采用BTS红外动作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VIXTA录像解析系统同步采集幼儿跑步过程中不同着地方式下的运动学、动力学数据;运用Anybody5.2仿真建模软件计算下肢肌肉力量指标。试验前向受试者父母详细解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方案符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相关伦理要求。结果与结论:①3岁组全足着地的比例最高,足跟着地的比例最低,5岁组全足着地的比例最低,足跟着地的比例最高;前足着地者的蹬伸时间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P < 0.05);②着地时刻,踝屈曲角度足跟着地者大于前足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全足着地者大于前足着地(P < 0.05);前足着地者髋内收-外展角度、最大髋内收-外展角、髋内-收外展的关节变化量及最大膝内收-外展角速度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前足着地者的踝屈伸最小值大于足跟着地者(P < 0.05),而最大髋内收-外展角速度小于足跟着地者(P < 0.05);③足跟着地和全足着地者的腓骨短肌、腓骨长肌、第三腓骨肌的肌力大于前足着地者(P < 0.05),前足着地者的股中间肌、股外侧肌下束、股外侧肌上束、股内侧肌下束、股内侧肌上束、股内侧肌中束肌力均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④结果提示:在3-6岁阶段,幼儿多采用足跟或全足着地模式进行奔跑,以满足自己在跑步过程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前足着地方式的跑步模式;前足着地能够动用更多髋关节和膝关节额状面的运动来维持人体运动中的稳定,足跟着地和全足着地能够动用更多的小腿前侧和后侧的肌力,而前足着地动用更多的大腿前侧肌力。ORCID: 0000-0002-8337-3931(赵盼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3~6岁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特征,为临床诊疗及教育干预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2019年4-7月,在北京两所公立幼儿园随机抽取640名3~6岁幼儿,使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TGMD-3)进行粗大动作发展评估。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幼儿粗大动作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 3~6岁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未出现显著的性别×年龄的交互效应(P>0.05)。在粗大动作总分、移动性总分、操作性总分及13个子项目得分上出现了显著的年龄主效应(P<0.001),随年龄的增长粗大动作得分呈上升趋势。在4~6岁组幼儿移动性总分、单脚跳和蹦跳得分上出现了显著的性别主效应(P<0.05),女童优于男童;在3~6岁幼儿操作性总分、双手挥棒击打固定球、单手挥拍击打反弹球、脚踢固定球和原地运球得分上也出现了性别主效应(P<0.001),男童优于女童。结论 3~6岁幼儿粗大动作得分随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女童的移动性动作优于男童,男童的操作性动作优于女童,应依据3~6岁粗大动作发展的年龄、性别特征,进行差异化教学。  相似文献   
6.
动作发展是学龄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 与个体健康、认知、情绪、社会性发展都存在着重要联系。学龄前期是动作发展的敏感期, 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价学龄前期儿童的动作发展情况变得十分关键。本文分析比较国内外常用相关测量工具, 总结了学龄前儿童动作测量工具的主要特征, 总结了当今学龄前儿童动作发展测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太极拳初学者和专业者不同步型的下肢运动学、动力学、肌肉力参数差异,为太极拳科学化及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以练习时长超过3年的30名太极拳练习者为专业组,30名无太极拳经历初学者作为对照组.用BTS红外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采集太极拳动作数据,以AnyBody 7.0建模仿真系统计算运动学、动...  相似文献   
8.
9.
文题释义: Anybody仿真:使用数学建模技术模拟人体肌肉骨骼在不同载荷中的情况,计算各块肌肉和关节的受力、变形、肌腱的弹性能、拮抗肌肉运动和其他对于工作中的人体有用的特性,以计量方式计算出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兼与人机工程学和生物力学分析,为人体运动建模、人机工程学产品性能改进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提供平台。 均方根振幅:是将振幅平方的平均值开平方,把振幅值平均然后开方,最原始的是针对正弦波推导出来的,但实际上对所有的波形都适用,均方根值(RMS)也称作为效值,表示在一段周期内,参加肌肉活动的肌肉瞬间肌电图振幅均方根值,是一定时间内肌电位值平方和的平方根。 背景:Anybody肌肉骨骼建模系统,使用数学建模技术模拟人体骨骼、肌肉和环境的关系,可对人体的逆向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出下肢三关节最大肌肉力等指标。 目的:研究24名不同体质量指数男大学生在坐瑞士球一个动作周期的下肢肌肉力值,及受试者在坐瑞士球与平凳的均方根肌电平均值对比情况。 方法:将24名男大学生按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用BTS三维红外动作捕捉系统、Kistler 三维测力台、BTS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同步记录动力学和肌电参数,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比较不同组间肌力和肌电参数差异,用定量差异分析法对比均值差异。 结果与结论:①肌肉力量方面,由坐到站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股直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腘肌、比目鱼肌、胫骨前肌差异显著(P < 0.05,0.47≤QD<0.80),股方肌与耻骨肌的两组肌肉力差异极其显著(P < 0.01,QD≥0.80);超重组与肥胖组肌肉力相比,股方肌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0.47≤QD<0.80),由站到坐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缝匠肌、拇长伸肌、腓肠肌肌肉力差异显著(P < 0.05,0.47≤QD<0.80);②均方根肌电值方面,坐平凳状态下,由坐到站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股二头肌和腓肠肌差异显著(P < 0.05,0.47≤QD<0.80),由站到坐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股直肌差异显著(P < 0.05,0.47≤QD<0.80);坐瑞士球状态下,由坐到站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胫骨前肌、股二头肌差异显著(P < 0.05,0.47≤QD<0.80);由站到坐过程中,正常组与肥胖组相比,腓肠肌、右竖脊肌肌电值差异显著(P < 0.05,0.47≤QD<0.80)。提示:①各组由坐到站过程中主导发力肌肉是臀中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长头、股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比目鱼肌,由站到坐过程中下肢臀中肌、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长头、腓肠肌、胫骨前肌、比目鱼肌主导发力;②与坐平凳相比,受试者在坐瑞士球时胫骨前肌、股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均方根肌电值高。ORCID: 0000-0003-0520-5606(庞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4~6岁幼儿静、动态姿势控制能力(posture control ability, PCA)的年龄及性别特征,分析各感受器对幼儿PCA的贡献率。方法 对100名幼儿进行静、动态PCA测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腿PCA的差异性,ANOVA分析年龄×性别和4种站立条件(单脚睁/闭眼硬地站立、单脚睁/闭眼垫上站立)对PCA的影响。结果 单脚睁眼硬地站立下4~6岁幼儿两单腿的静态PCA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优势腿静态PCA 6岁组>5岁组>4岁组;4种站立条件下站立时间的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各感受器在维持姿势控制时贡献率总和大于100%,且存在前庭觉>视觉>本体觉;动态PCA 6岁组显著优于4岁组、5岁组。结论 4~6 岁幼儿静态PCA已有优势腿与非优势腿之分;动、静态PCA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其中6岁女童前庭觉系统发展速度快于男童;幼儿通过视觉、本体觉、前庭觉等通过复杂的整合作用维持身体的姿势控制,其中前庭觉起主要作用,其次是视觉、本体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