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提出,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存在大胆管型和小胆管型两种组织病理学亚型, 但并未提及两种亚型可否在单一肿瘤中同时性发生。此外, 认为发生于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 CHC)的胆管癌成分多为小胆管型。本文报道1例65岁男性原发性肝脏CHC, 胆管癌部分同时存在大胆管型和小胆管型组织学成分。提示多组织亚型ICC合并发生的可能性, 以及CHC中胆管癌成分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丰富对肝癌形态学及其发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肝脏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肝脏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检查.结果:5例患者中肿瘤多发1例,表现为2个结节样病灶,其余4例均为单发.MRI检查5例患者,T1WI病灶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不均匀低信号块状影.T2WI病灶呈混杂高信号,中心可见更高信号区,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不均匀轻度强化,病灶中心可见不规则无强化低信号区,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仍继续强化,病灶中心低信号区始终无强化.结论:平扫及动态增强MRI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恶性肝脏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癌的免疫组化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一组免疫组化标志物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癌(ICC)中的价值.方法 对手术切除的90例HCC和80例ICC分别进行石蜡包埋肝细胞1(Hep Par 1)、多克隆性癌胚抗原(pCEA)、CD34、CD10、CD105、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RP-3)、环氧合酶2(COX-2)、黏糖蛋白1(MUC-1)、水通道蛋白1(AQP-1)和CK19等10种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其表达阳性率的差异性.结果 Hep Par 1、pCEA、CD34、CD10、CD105、MRP-3和COX-2在HC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6%、82.2%、87.8%、18.9%、8.9%、11.1%和48.9%,MUC-1、AQP-1和CK19在IC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8%、65%和92.5%.结论 HCC的一线诊断抗体由Hep Par 1和CD34组成,二线诊断抗体由pCEA和COX-2组成;ICC的一线诊断抗体由MUC-1和CK19组成,二线诊断抗体为AQP-1.  相似文献   
4.
肝胆管囊腺癌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癌(HBCAC)的MRI表现,提高肝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癌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均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9例中单囊性病灶8例,多囊性病灶1例.T1WI上6例表现为囊状低信号影,囊内分隔和囊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3例囊壁光滑,囊内呈稍高信号影,可见结节状软组织信号影.T2WI上病灶以高信号为主,囊内分隔、壁结节及软组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示囊内分隔、壁结节和软组织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仍较明显.结论:平扫及动态增强MRI能较好反映肝胆管囊腺癌的影像学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肝穿刺活检已成为临床诊断肝移植(OLT)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OLT术后急性排异等并发症常需要临床立即诊断和处理,因而需要在送检肝穿刺组织后尽可能早地发出病理诊断报告,但常规冷冻切片质量难以满足OLT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要求.为此,近几年来,我们逐步摸索出一种能达到与常规HE切片质量相似并明显优于常规冷冻切片的快速石蜡制片方法,为实施快速的OLT病理诊断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肝细胞癌(s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4至2006年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手术切除肿瘤的sHCC患者75例。选取20项临床和病理学参数,以2年为早期复发的时限,应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75例sHCC患者经手术切除肿瘤后,1~5 a累积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0.7%、46.7%、76.0%、86.7%和92.0%;经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发现术前AFP>400 μg/L(HR=2.477,95% CI=1.100~5.576,P=0.029)和肿瘤分布超过半肝(HR=5.801,95% CI=1.831~18.379,P=0.003)是s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术前AFP>400 μg/L和肿瘤分布超过半肝的sHCC患者,应加强术后随访,及早发现复发肿瘤并给予积极的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转移性腺癌(MAC)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 Plus法对100例HCC、50例ICC和30例MAC组织中AQP-1、Hep Par-1、CKl9和pCE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CC组AQP-1表达率为88%(44/50),明显高于HCC组(7/100,P<0.01)和MAC组(6/30,P<0.05);随着ICC组织学分化程度的降低,AQP-1表达明显下降(P<0.05),ICC患者淋巴结转移AQP-1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未转移者(P<0.01).结论 AQP-1可能是胆管细胞分化及其肿瘤的良好标记物,结合Hep Par-1、CKl9和pCEA等可有助于肝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螺旋CT及高场强MR的影像学表现,提高UESL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UESL患者.螺旋CT检查5例,MR检查9例.结果 5例患者CT扫描均表现为平扫边界清晰的囊状低密度影,其内含有不规则的软组织影,增强后动脉期软组织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继续强化.MRI 9例患者中6例T1WI表现为囊状高低信号混杂影,T2WI病灶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继续强化;3例患者T1WI表现为囊状低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继续强化.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及高场强MRI能反应UESL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UESL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独立危险因素.以术中冰冻切片评估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对胆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可作为手术切除范围的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首次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与再次切除的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R-HCC)之间在临床病理学特点上的差异与起源方式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 根据其首次切除前与术后复发再次切除前两次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检测差异的状况,将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986年5月至1998年6月106例R-HCC分为两组,A组(n=29)血清AFP含量差异明显,B组(n=77)血清AFP含量相似。根据106例R-HCC的复发部位分为3型,Ⅰ型:相同肝叶肿瘤复发;Ⅱ型:不同肝叶肿瘤复发;Ⅲ型:同时累及多个肝叶的肿瘤复发。对A、B两组中各型R-HCC的复发间期、瘤体直径和组织学类型等进行比较。 结果 A、B两组R-HCC的平均复发间期分别为(34.1±3.8)个月和(24.6±2.7)个月( P <0.05),其中A组Ⅱ型病例为(39.4±5.9)个月,明显长于 B组Ⅰ型病例的(25.0±3.5)个月和Ⅱ型病例的(21.3± 4.1)个月( P <0.05);A组Ⅱ型R-HCC的瘤体平均直径为(4.6±1.3)cm,明显小于B组R-HCC的(6.2±0.4)cm ( P <0.05),各组R-HCC之间在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及生长方式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约25%的R-HCC具有多中心(多克隆)起源的特点,提示来自新生肿瘤细胞克隆性生长;约75%的R-HCC具有单中心(单克隆)起源的特点,提示来自首次切除后肿瘤残留或肝内转移灶导致的残癌生长,该分析可为临床评估R-HCC的来源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