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背景:近年来,随着全膝关节置换技术提升、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及术后止血药的应用,其总失血量不断减少,术后引流量也逐渐减少,术后快速康复理论应运而生,引流管放置也再次成为骨科医生所热议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医生认为可以常规取消放置引流,引流似乎已可有可无。目的:旨在复习既往文献,对全膝关节置换后引流放置的相关问题归纳总结,提供围术期引流管理的相关经验。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ofScience、EMBASE、OVID等外文数据库,以"引流,膝关节置换术"及"totalknee arthroplasty,drainage"为检索词,检索自建库始至2020年2月为止所有与主题相关的文献,总结归纳全膝关节置换后不放置引流管围术期各方面需综合考虑的要素。结果与结论:①引流管的放置问题关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最终结果,与术后出血、血肿、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②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推荐常规放置引流,但不意味着不需要管理,其实际上对临床医护在围术期各方面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术前适应证选择、手术操作、止血带使用、术中及术后药物使用、物理疗法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2.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 Syndrome,PS)是因梨状肌解剖变异、劳损或外伤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梨状肌炎症因子渗出刺激坐骨神经或充血、水肿、痉挛挤压坐骨神经,引起的臀部及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综合症状,故又称为梨状肌狭窄综合征、梨状孔损伤综合征、坐骨神经出口综合征等[1]。臀部疼痛及下肢反射痛为PS临床上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由于梨状肌及其周围神经特殊的解剖位置,部分患者在直肠排便时可出现尾骨疼痛,甚至出现性功能障碍,且部分患者在下蹲或坐位时可加剧疼痛。PS属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是干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临床上治疗PS多以封闭治疗为主。刘军教授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结合最前沿的现代医学理论,逐步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骨伤科疾病的诊治方案,临证治疗PS见解独到。本人有幸跟随刘军教授学习,现将其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6.
背景 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为代表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但骨水泥渗漏在临床上仍是一个难题。虽已有相关的系统回顾文献报道,高黏度骨水泥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但仍缺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提供有力的循证依据。目的 采用Meta分析进一步评价椎体成形术中使用高、低黏度骨水泥治疗OVCF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系统评价循证数据进行更新,并分析更为详细的术中、术后评价指标。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等数据库,搜集试验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用普通或低黏度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7月。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纳入病例3 216例,其中试验组1 624例,对照组1 592例。纳入文献的总体质量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2 d、3 d、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MD=-0.43,95%CI(-0.64,-0.22),P=0.042;SMD=-0.53,95%CI(-0.80,-0.26),P<0.05;SMD=-0.26,95%CI(-0.49,-0.03),P=0.042;SMD=-0.66,95%CI(-0.86,-0.47),P<0.05;SMD=-1.27,95%CI(-2.02, -0.51),P=0.001;SMD=-0.73,95%CI(-1.20,-0.27),P=0.002〕。试验组术后2 d、3个月、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对照组〔SMD=-0.28,95%CI(-0.51,-0.05),P=0.018;SMD=-1.18,95%CI(-1.98,-0.38),P=0.004;SMD=-0.47,95%CI(-0.86,-0.08),P=0.017〕;两组术后1周、1个月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23,95%CI(-0.77,0.32),P>0.05;SMD=-0.44,95%CI(-1.14,0.25),P=0.214〕。两组术后1个月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01,95%CI(-2.41,0.40),P=0.16〕;试验组术后3个月、12个月Cobb角小于对照组〔SMD=-1.78,95%CI(-2.90,-0.65),P=0.002;SMD=-0.70,95%CI(-1.15,-0.25),P=0.002〕。试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SMD=1.15,95%CI(0.81,1.49),P<0.001;SMD=0.39,95%CI(0.08,0.71),P=0.015〕。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13,95%CI(-0.19,2.82),P=0.088〕。试验组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中线压缩率均低于对照组〔SMD=-2.31,95%CI(-3.71,-0.92),P=0.001;SMD=-1.27,95%CI(-2.33,-0.20),P=0.02〕;两组伤椎后缘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 =-0.01,95%CI(-0.38,-0.36),P=0.956〕。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36,95%CI(-3.01,0.29),P=0.106〕。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SMD=-0.92,95%CI(-1.58,-0.26),P=0.006〕。两组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44,95%CI(-0.93,0.06),P=0.082〕。试验组术中X光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SMD=-0.86,95%CI(-1.32,0.39),P<0.001〕。试验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RR=0.39,95%CI(0.33,0.47),P<0.001〕。绘制骨水泥渗漏文献发表偏倚漏斗图,结果表明文献基本处于可信区间,且左右基本对称,可能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本次Meta分析认为使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护人员进行X光透视的次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改善OVCF患者的伤椎形态、提高功能具有较好疗效,同时有充分证据证明高黏度骨水泥渗漏率低于低黏度骨水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