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苦参碱诱导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自噬及凋亡的作用,为苦参碱用于乳腺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苦参碱(终浓度为0、0.5、1、1.5、2、2.5、3 mg/mL)处理乳腺癌Bcap-37细胞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运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Cleaved PARP和Lc3b-Ⅰ/Lc3b-Ⅱ蛋白表达水平。苦参碱联合氯喹(chloroquine)(自噬抑制剂)处理Bcap-37细胞24 h后,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变化。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多组均数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均以P<0.01为差异显著的检验标准。结果:苦参碱可显著抑制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苦参碱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与苦参碱浓度成正比;经苦参碱处理后,Bcap-37细胞胞浆内出现大量囊性小泡,经透射电镜扫描证实细胞发生自噬;Western-blot法检测到Cleaved PARP和Lc3b-Ⅱ蛋白表达均上调。苦参碱联合氯喹作用于Bcap-37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加强(P<0.01)。结论:苦参碱可显著抑制Bcap-37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发生自噬现象;自噬抑制剂氯喹可增强苦参碱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提示自噬现象是一种细胞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Syk与NF-κB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yk在直肠癌演进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yk及NF-κB在50份直肠癌组织(直肠癌组)及10份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四格表法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直肠癌组NF-κB阳性表达33例(66.0%)、Syk表达缺失(阴性)20例(40.0%);对照组NF-κB表达均为阴性,而Syk表达均为阳性,组间比较P分别<0.01或<0.05;直肠癌标本中Syk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同者中存在显著差异,Syk与NF-κB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而在性别、年龄组中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Syk表达的缺失与直肠癌的发生、转移存在密切关系,以Syk作为靶点进行干预对于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存在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胰岛干细胞转分化胰岛样细胞与天然胰岛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目前在胰腺干细胞体外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转化效率,转分化胰岛样细胞的成熟度,能否代替天然胰岛的功能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实验将分离纯化、扩增的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并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与天然胰岛功能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 07/2005-04在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暨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SD大鼠10只,采用差异性贴学、低血清培养等方法纯化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后,在含exendin-4、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尼克酰胺等细胞因子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将其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以DTZ染色和胰岛素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纯化SD大鼠天然胰岛,对胰岛样细胞团与天然胰岛进行葡萄糖刺激试验,检测培养液上清液中胰岛素和C肽的水平.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从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分离纯化的细胞呈CK-19染色阳性,PDX-1染色阴性,表明为胰腺干细胞.诱导4周后,细胞逐渐汇聚成胰岛样细胞团,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证明有胰岛索分泌.②葡萄糖刺激实验显示,在低糖和高糖刺激下,胰岛样细胞团胰岛素的分泌量约为天然胰岛的1/30和1/35,C肽分泌量为天然胰岛的1/32和1/26.结论:目前胰腺干细胞体外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成熟度与天然胰岛仍然存在较大差别,其在功能仅为天然胰岛的1/30~1/35.  相似文献   
4.
癌因性疲乏(CRF)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等方式来缓解。常规西医治疗效果一般,中医学从患者身心整体出发,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效果[1]。因此,本文从中国传统医学的视角对CRF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进展作出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院3年来1 250例LC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LC治愈1 207例(96.6%);中转开腹治愈40例(3.2%);二次手术治愈2例;1例在术后突发心脏意外心脏骤停而死亡.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病人安全顺利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赢得病人合作的关键是学会说‘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你有过病人不听从你的感觉吗?甚至当你告诉她某些重要的影响她的舒适的事情时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这种失败情况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产科护士对一个正在分娩过程中的妇女说“不要用力!不要用力!”,而病人好象没有听到一样,继续向下用力。也许,假如护士以比较正确的措词暗示给她一些建  相似文献   
7.
巢式PCR检测CK19 mRNA和LUNX mRNA诊断肺癌淋巴结微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同海  王正  李富荣  齐晖  任莉莉  周汉新 《肿瘤》2007,27(6):484-486,49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并分析CK19 mRNA、LUNX 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39例NSCLC患者的149枚淋巴结和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47枚淋巴结中的细胞角蛋白19(CK19 mRNA)、肺特异性X蛋白(LUNX mRNA)的表达。结果:39例NSCLN患者的149枚淋巴结中,46枚(30.9%)淋巴结存在CK19 mRNA阳性表达,56枚(37.6%)存在LUNX mRNA阳性表达,常规病理组织学检出20枚(13.4%)有癌转移,巢式RT—PCR方法和常规病理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47枚淋巴结中CK19 mRNA和LUNX mRNA表达均为阴性,与肺癌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微转移与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CK19 mRNA、LUNX mRNA可作为检测NSCLC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标记物,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转移,从而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CIC)的变化,探讨机体免疫功能和CAA发病的关系。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血清IFN-γ、TNF-α、IL-2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RBC-C3bRR和RBC-CIC测定采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4、CD4/CD8以及RBC-C3bRR显著降低(P〈0.05和P〈0.01)。而CD8和IFN-γ、TNF-α、IL-2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和P〈0.01)。结论CAA患者表现多种免疫功能改变。监测CAA患者的白细胞及红细胞免疫活性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9.
任莉莉  雷芳  张英 《北方药学》2012,9(6):79-80
目的:探讨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及原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3600张,对抽查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00张处方中共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352张,占9.8%。其中无指征使用抗生素占2.7%、重复用药占2.1%、过度用药占1.0%、给药方法不当占0.8%、配伍不当1.7%,其他情况占1.5%。结论:我院不合理用药水平低于文献报道,但是仍然需要改进。要减少问题处方,促进合理用药,需社会、医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论述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现代教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在网络教学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教学并非万能。只有将传统教学模式中合理的部分与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扎实,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