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swallow-tail type catastrophic model of earthquake proc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有泉)(杜静)Aswallow-tailtypecatastrophicmodelofearthquakeprocess¥You-QuanYINandJingDU(PekingUniversdy,Beijing100871,China)(Nort...  相似文献   
2.
对一个地震突变模型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有泉  杜静 《中国地震》1994,10(4):363-370
本文用非线性力学方法讨论了地震过程的非稳定现象并建立了相应的突变理论模型。文章详细讨论了断层带的本构性质和突变模型中状态变量的选取对地震非稳性的影响,揭示了用突变模型研究地震现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杜静  杨旭  哈达 《西部资源》2013,(1):86-87
本文重点介绍基础测绘地形图,既要表达传统地图要素,又要保证GIS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并且提高GIS数据的可视化质量。Geoway在基础测绘地形图的运用保证了这一要求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动站观测、天气雷达、探空等多种资料对2017年7月11日夜间发生在哈尔滨主城区的一次风雹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11"过程是一次弱降水雷暴大风天气,"下湿上干"的典型的喇叭口结构,以及表征稳定度指标的对流参数,有利于对流风雹的发生,但不利的相对湿度,使其对流发展的水汽条件受限,又在某些方面抑制了对流的发展,这也正是11日夜间降水量较少的原因之一;从雷达观测角度来说,"7.11"夜间的雷达强度、速度特征不具备明显的大风天气指标,指示性不强,但VIL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如果能有效地判断VIL的跃增与突降,可以提前做到预警,提高预警的时间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基望远镜对太阳射电辐射流量进行长期监测是空间天气预报的一种重要手段,用来预报太阳活动引发的地球上的各种扰动。明安图和塔什库尔干两台新的三频段(10.7 cm,6.6 cm和3.3 cm)太阳射电望远镜将服务于我国的空间天气监测和预报,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设计特性、双噪声源定标方法。系统稳定性优于1%(10 h),灵敏度优于1 sfu。展示了明安图太阳射电望远镜2017年试观测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农田环境问题与生态保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田生态保育对建立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96—2004年土地调查数据和TM影像解译数据,分析河北省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重要的环境因子信息,阐述河北省农田数量与质量下降、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农田污染、干旱缺水等农田环境问题对保障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探讨河北省农田生态保育对策,即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中低产田改造与培育、农田污染综合防治、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和强化生态保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结合目前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情况,总结出当前土地整理公众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进行公众参与总体框架的设计,包括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公众选择、参与方式、参与的过程设计及其保障措施。在今后的土地整理工作中,应力求使公众参与机制真正发挥其作用,使土地整理工作顺利进行,切实保护各利益主体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贾永强  杜静  杨旭 《西部资源》2013,(2):135-137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变形点的监测,获得各个变形点的变形数据,再通过坐标差分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变形点的水平位移和沉降位移。使用VC实现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并且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海省门源县于2016年和2022年分别发生了Mw 5.9和Mw 6.7地震,相距不足40 km。利用欧洲空间局Sentinel-1A升降轨雷达影像,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技术分别获取两次地震的同震地表形变场,进而利用弹性半空间的位错模型确定上述事件的震源参数,基于分布式滑动模型反演确定两次地震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并探讨2016年门源地震对2022年门源地震的发震影响及触发机制。结果表明,2016年门源地震为逆冲型地震,并未破裂到地表,升、降轨同震形变场沿视线向的最大形变量分别为6.7 cm和7.0 cm,断层的最大滑动量为0.53 m,主要集中在地下4~12 km区域滑动。2022年门源地震同震形变场沿NWW-SEE向破裂,降轨影像最大视线向地表形变量为78 cm,断层的最大滑动值达到3.5 m,处于地下4 km左右,断层滑动分布模型揭示此次地震为左旋走滑型地震;结合冷龙岭断裂的运动性质和几何特征,可初步判定发震断层主要为冷龙岭断裂的西段、且极有可能破裂到了其西北端西侧的托莱山断裂。静态库仑应力触发关系显示,2016年门源地震对2022年门源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详细了解工程附近海域自然状况的基础上,基于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组模拟该海域的水动力状况,采用有限体积数值格式离散水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该海域附近两个建设工程的影响,基于对流扩散的水质模型模拟悬浮物浓度场的分布状况,并分别计算了两个工程对海域的影响程度,即影响贡献度。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经过结果分析可知,工程2对控制点的影响较工程1的影响贡献度系数小65%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工程1相对于工程2距离湾顶更近,水深较浅,海流速度较小,海水交换能力较差,扩散能力也较弱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