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SEM、TEM和SAXS研究了轧后γ→α相变过程以及γ→α相变后冷却速率对(Tix,Mo1-x)C粒子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γ→α相变温度范围内采用较快的冷却速率可以使相间析出的(Tix,Mo1-x)C粒子尺寸更细小,分布更均匀,这些粒子尺寸多数在1~10nm;γ→α相变完成后缓慢冷却可以使(Tix,Mo1-x)C粒子在α基体中进一步弥散析出,这类弥散析出的粒子形成温度低,尺寸细小均匀。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保大型液化天然气(LNG)板翅式换热器冷箱并联管路流量均布性,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根据实际板翅式换热器冷箱并联管路的形式,简化并建立了并联管路物理模型,模拟研究了气液两相流的流量均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液两相流速固定时,增加两相的体积含气率会先降低后提高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当两相的体积含气率固定时,流量分配均匀性随流速的增加而变好。不同管路布置方式对并联管路流量分配影响不同。为提高并联管路流量的均布性,当管道水平布置时,优先考虑水平上进下出式;当管道垂直布置时,优先考虑垂直向下流入式。上述研究成果将为大型LNG板翅式换热器冷箱并联管路运行参数和布置方法的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热重法研究了褐煤与稻草混合半焦的燃烧特性,考察了稻草比例和半焦制备温度对混合半焦燃烧特性的影响,并对其燃烧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半焦制备温度为350℃和550℃时,稻草比例对混合半焦的燃烧几乎没有影响;在750℃时,稻草比例为20%的混合半焦其TG和DTG曲线明显向高温区偏移.随着制备温度的提高,混合半焦着火温度提高,失重率减少.半焦燃烧为一级反应(n=1),活化能在49.78~83.04kJ/mol范围内,制备温度越高,混合半焦的活化能也越高.随着稻草比例的变化,活化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SEM,TEM和物理化学相分析等方法对铁素体基Ti-Mo微合金钢在2种不同轧制工艺下的析出相分布和粒度进行了观察和统计,结合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研究了γ相区变形过程中形变储能对诱导析出的影响,分析了γ相区形变诱导析出量对后续γ→α相变以及相变后α相基体中继续析出时析出相的临界晶核尺寸、相对形核率和相对沉淀开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变形量相同的情况下,与γ相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两阶段轧制相比较,采用γ相再结晶区单阶段轧制更有利于获得析出量大、尺度分布均匀的个位纳米级碳氮化物,这类碳氮化物占析出物总量的75%(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了在回温轧制工艺下不同终轧温度对低碳钢中厚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终轧温度下试样表层和芯部组织均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试样的强度升高,伸长率降低.终轧温度为750℃时,试样表层为超细晶组织且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低温辐射供暖的工作原理,从舒适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等方面论述了低温辐射供暖的特点,并与传统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了低温辐射供暖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陈宏振 《江苏煤炭》2002,(2):48-48,50
指出了目前家居装修中普遍存在的误区,讨论了暖气罩对采暖效果,室内卫生、采暖热计量准确性的影响,分析了各种散热器的特点及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低温辐射供暖的工作原理,从舒适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等方面论述了低温辐射供暖的特点,并与传统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了低温辐射供暖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系统风量的调节方法,给出了利用变频调速技术调节地下通风空调系统风机实验研究的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分析,说明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系统节能显著,尤其是系统风机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煤与稻草共热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重法研究不同煤化程度煤与稻草共热解特性.结果表明:煤与稻草共热解的TG曲线随稻草掺混比例的增加向低温区移动,趋近稻草单独热解的TG曲线;DTG曲线主要热解阶段的两个区间曲线和特征参数分别与稻草、煤单独热解的相似.通过对热解特征参数实际值和理论值的对比,稻草对共热解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煤对共热解过程则没有表现出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