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海上油田薄油层开发面临的油层厚度薄、局部微构造变化、储层内部夹层发育、油水界面上升等问题,基于地球物理、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钻井工程、测录井工程等多学科综合运用的优势,总结出一套包括储层精细预测技术、高精度地质建模技术、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地层边界探测技术在内的多专业一体化海上油田薄油层地质导向技术。该项技术在A油田厚度约2 m薄油层应用过程中,分别从水平井的钻前综合分析、钻中实时调整和钻后地质认识3个阶段展开,最终水平段储层有效钻遇率达100%,投产后生产效果远超设计产能,为该油田薄油层产量最高井,对海上其他油田薄油层开发具有参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坤  闫正和  杨勇  冯沙沙  文星 《当代化工》2021,50(11):2648-2651,2655
结合压汞曲线来研究砂岩储层的分形维数,利用实验说明了致密气藏存在分形特性,通过推导计算了致密气藏分形维数,对于复杂的微小孔隙发育的砂岩孔隙结构,分形维数接近3.基于实验证实分形的基础上,考虑基质孔隙和裂缝存在分形特性,并考虑到致密气藏的应力敏感性,基于致密气在纳米级孔隙中的非达西流动特点,建立了新的分形致密气藏渗流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求解的基础上研究了具有分形特性的致密气藏渗流规律.绘制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影响下的压力动态典型曲线.通过分析表明,基质和裂缝分形参数都对压力动态产生影响,但影响的流动时期和阶段不同.传统的气藏模型是本文所建模型的特例.  相似文献   
3.
小气顶底水驱薄层油藏开发过程中,受气顶与底水的同时作用,油气水互窜,采油井生产气油比高、含水上升快,开发难度较大。文中借助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此类油藏的机理模型,探究其生产规律与最优开发方式,并对气顶指数、底水倍数、油柱高度、垂向布井位置等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认为:小气顶底水薄层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气窜是无法避免的,其日产油量变化曲线表现出三段式特征,反映了气窜、油气互侵、底水侵入3个过程;此类油藏的最优开发方式为油气同采,在小气顶布井可以缩短油气互侵的时间,并在原油侵入气顶后采油;在较小气顶和较强底水的情况下,排气采油方式开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南海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发育三角洲-陆架沉积体系,由于受到北部古珠江三角洲和东南部东沙隆起的双重物源影响,岩相组合以及沉积类型多样化,低渗储层较为发育,但目前在储层沉积和砂体地质模式方面缺乏系统认识。利用薄片鉴定、测井岩相定量识别、层序地层分析、地震沉积学等方法,分析了珠海组及珠江组纵向约1 000 m三角洲-陆架沉积砂体的发育模式及特征。划分了中渗中粗砂岩相、低渗钙质砂岩相、低渗泥质砂岩相、低渗细粉砂岩相、低渗中粗砂岩相以及泥岩相六类岩相,建立了岩相定量识别图版。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层段划分为厚层中粗砂岩段、砂泥互层中粗砂岩段和大套泥岩夹薄层砂岩段三元沉积序列,构成了一个粒度逐渐向上变细的正旋回沉积。厚层中粗砂岩段主要目标为发育一定溶蚀孔隙,且顶部发育一定泥岩封堵的砂层;水下三角洲前缘砂泥互层沉积,组成了较好的储盖组合,利于油气藏形成。大套泥岩夹薄层砂岩段砂体以透镜状孤立发育于厚层陆架泥中,是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咔唑为电子给体、羰基为电子受体,合成了一个新的D-π-A型有机染料1(1-(2-萘基)-3-(N-乙基咔唑)-丙烯酮)和一个新的以咔唑为电子给体中心的A-π-D-π-AV型双枝有机染料2(3,6-二[1-(2-萘基)丙烯酮]-N-丁基咔唑)。系统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溶剂和聚合物基质中的光物理性质。研究发现,双枝有机染料2相对于单枝染料1吸收和荧光强度大大增强,在聚合物基质中的荧光强度相对于溶液中大大增强,即使掺杂浓度较高时也没有因生成分子的聚集体而发生明显的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6.
油藏动态分析软件众多,不同软件所需数据库类型及库表结构不同,生产数据获取是否便利,成为制约油藏分析软件使用频率和深度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常用的油藏动态分析软件的功能和数据结构,分析实际用户需求与应用习惯,搭建了常用油藏动态分析软件(OFM)与油田群开发生产数据库的数据匹配平台,配置了OFM与开发生产数据库的数据关系,解决了现场软件应用的数据统一性、准确性、完整性问题。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具有数据访问速度快、数据范围涵盖广和数据更新自动化的优点,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已在公司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海相砂岩油藏一般采用天然能量开发,但也发现部分含油面积大的油藏存在天然能量不足的问题,需要注水开发。为避免平台后期注水改造等诸多问题,有必要开展海相砂岩油藏开发方式的界限研究。分析了影响开发方式的地质因素主要有水体大小、储层渗透率及地层原油黏度和油藏含油面积等。基于27个已开发海相砂岩油藏生产资料,天然能量开发的油藏流度高、含油面积小,当含油面积大于某一界限时,水侵速度小于油藏产液速度,油藏内部能量不足而采用注水开发,其含油面积界限随油藏流度增大而增大。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得到海相砂岩油藏天然能量开发的含油面积界限与油藏流度的定量关系式,当油藏流度大于160×10-3μm2/(mPa·s)时,只要油藏含油面积小于5km2,即可采用天然能量开发。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南海珠江口盆地已开发的典型油藏能量认识的吻合率为100%。某油藏实际压力监测数据表明油藏能量不足,也与本方法的认识一致。  相似文献   
8.
9.
为进一步理清新形势下陆军运输投送建设发展思路,推进陆军运输投送现代化建设,在分析陆军运输投送建设面临形势要求的基础上,阐述新形势下陆军运输投送建设指导原则,从投送理论、体制机制、力量体系、基础设施、指控手段、投送训练等6个方面,提出新形势下陆军运输投送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质油油藏定向井多层合采的设计产能与实际误差较大的问题,以南海东部PY10-2油田为例,开展了重质油油藏渗流特征合理表征研究,为更精细表征该类油藏纵向强非均质性,基于测井曲线考虑纵向级差,建立了综合考虑重质油幂律流体、纵向非均质性、启动压力和应力敏感多因素影响的产能模型及评价方法,在实际油田产能评价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预测精度得到较大提高,预测的产能平均误差小于10.0%;随幂律指数减小,定向井产能将会降低;井底流压降低,幂律指数对产能的影响程度增大;定向井生产压差增大,采油指数增幅减小。该研究对于海上同类油藏合理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