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数理化   1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A novel complex of a new 1,4-dicyclohexyl cucurbituril(DCYQ[6]) with sodium(Ⅰ) ion was synthesized,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 In this self-assembled entity both the cavity interaction of DCYQ[6] included a nitrate anion and the portal interaction of the dipole carbonyls of DCYQ[6] with sodium cations lead to form self assembled molecular capsule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entity shows a packing of the self assembled molecular capsules connected by hydrogen bonds of water molecules. CCDC: 271400.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2个基于四甲基取代胍环的三明治型四核稀土簇合物, [Ln4(μ3-OH)4(μ2-OH)2(H2O)4(NO3)2(TMeQ[6])2]·(NO3)4·26H2O(Ln=Dy, 1; Ln=Tb, 2)。晶体结构分析显示2个簇合物包含2个四甲基取代胍环夹心的四核稀土立方烷结构, [Ln4(μ3-OH)4]8+。磁性研究显示化合物1显示了慢磁弛豫行为。由于胍环配体可以有效的传递能量给稀土铽离子, 化合物2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3.
用STM对含氧桥的金属-有机配合物[Cu2(μ-O)(dptap)4(NO3)2]分子在Au(111)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 STM结果表明, 该分子同时存在非解离吸附和解离吸附, 大部分分子在Au(111)面形成有规则的排列, 少量分子发生解离吸附, 并形成(√3×√3)R30°Cu原子吸附结构. 探讨了两种吸附现象共存的起因.  相似文献   
4.
因其奇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高核稀土-氧簇已经成为配位化学中极其活跃的领域之一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稀土离子具有较高的配位数和多变的配位几何构型,高核稀土-氧簇的合成及组装仍极具挑战性。采用螯合配体1,2-环己二胺四乙酸(2,2′,2″,2′″-(Cyclohexane-1,2-diylbis(azanetriyl))tetraacetic acid, H4CDTA)控制稀土离子水解,得到了两个零维盘状结构的高核稀土-氧簇Ln19(Ln=Dy为化合物1, Ln=Tb为化合物2)。在相同条件下,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Disodium edetate dihydrate, Na2H2EDTA)控制稀土离子水解,得到两个以Ln19为构筑基元的一维链状化合物3(Ln=Dy)和4(Ln=Tb),以及两个以Ln19为构筑基元的三维框架化合物5(Ln=Dy)和6(Ln=Tb)。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螯合配体的空间位阻可以实现以高核稀土-氧簇为节点的多维配位聚合物的可控组装。磁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6均表现出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出了两种稀土簇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n_7(OH)_8(HOCH_2COO)_8(H_2O)_3]·Cl_5·3H_2O}_n(Ln=Gd(1),Dy(2))。磁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在低温下具有较大的磁热效应,在3 K、7 T时磁熵变值高达44.4 J/(kg·K),化合物2在不加直流场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频率依赖性,表明化合物2具有缓慢弛豫的性质。此外,粉末衍射结果发现,化合物1和2具有非常高的化学稳定性,其可稳定存在于pH值1~14的水溶液及沸水中。结果表明,稀土簇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低温磁制冷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2个基于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的三明治型四核稀土簇合物,[Ln4(μ3-OH)4(μ2-OH)2(H2O)4(NO3)2(TMeQ[6])2]·(NO3)4·26H2O(Ln=Dy,1;Ln=Tb, 2)。晶体结构分析显示2个簇合物包含2个四甲基取代瓜环夹心的四核稀土立方烷结构,[Ln4(μ3-OH)4]8+。磁性研究显示化合物1显示了慢磁弛豫行为。由于六元瓜环配体可以有效的传递能量给稀土铽离子,化合物2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7.
水热条件下,合成得到了异烟酸与Ag(Ⅰ)及硅钨酸所形成的配位聚合物[Ag12(L)8(H2O)5](SiW12O40).6H2O(1)(L=isonicotinate,异烟酸)。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1.259 5(2)nm,b=2.429 7(3)nm,c=1.825 7(3)nm,β=103.794(2)°,V=5.425 9(13)nm3,Z=2;异烟酸与Ag髣及硅钨酸形成具有微孔的三维结构配位聚合物,即硅钨酸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连接异烟酸离子与Ag髣所形成的二维波浪式网格而形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呋喃二羧酸 (H2FDC) 与 Mn(II) 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溶剂体系分别得到了化合物 Mn(FDC)(H2O)3 (1) 和化合物 [NH4]2?[Mn3(FDC)4]?2DMF?2H2O (2). 呋喃二羧酸与 Mn(II)在DMF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形成了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化合物1,而在DMF溶剂中则形成了具有三维开放结构的化合物2,这反应了溶剂对产物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变温磁化率测试及量子蒙特卡洛方法拟合都表明化合物1和2 都表现为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9.
瓜环与长链二胺自组装实体结构考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1H核磁共振技术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考察了3种瓜环与长链二胺(1,7-庚二胺与1,8-辛二胺)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1H NMR分析表明瓜环(Q[6]和Q[7])与有机二胺(1,7-庚二胺与1,8-辛二胺)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自组装类轮烷结构;Q[8]与1,7-庚二胺与1,8-辛二胺之间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弱;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六元瓜环与辛二胺自组装形成的类轮烷实体中,辛二胺是以直链状穿过六元瓜环的空腔,两配位氨基留在瓜环两端口之外.  相似文献   
10.
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与2-氨基甲基吡啶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用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吸收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研究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与2-氨基甲基吡啶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构特征. 1H NMR谱图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清晰表明, 2-氨基甲基吡啶与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客体2-氨基甲基吡啶的吡啶环部分进入了瓜环空腔, 1H NMR谱图相关质子峰的积分强度以及客体吸光度随主体瓜环浓度变化明确表示它们之间形成了1∶1的包结配合物, 此包结比并不随瓜环的浓度增加而改变. 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包结配合物晶体的测定进一步证实了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吸收方法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