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数理化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在无机构造单元金属节点上同时具有比例可调的Mn(Ⅱ)和Co(Ⅱ)的双金属MOF-74网络结构。经双金属功能化的单晶材料保持了与单金属MOF-74一致的结构及孔道,且两种金属大致均匀分布于晶格中。相对于Mn(Ⅱ),Co(Ⅱ)在合成MOF-74的过程中具有更快的配位及结晶速率,使得其在晶体中的比例高于反应溶液。双金属在同一框架结构内的配位促进了更多晶体内部局部缺陷的产生,使得Mn_(0.78)Co_(1.22)-MOF-74的比表面积相对于单金属的MOF-74材料有10%左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孔结构与性质的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SBA-15、MCM-41、SBA-16、KIT-6,同时通过改变水热温度制备了不同孔径大小的SBA-15,并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其介孔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正丁醛为探针分子,考察了其对有机醛的吸附,并与Y-沸石的吸附性能做了对比.结果表明,材料的介孔比表面积与其对正丁醛的吸附量成正比,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层吸附,具有最大介孔比表面积的MCM-41对正丁醛的吸附量最大(484 mg·g-1).最后将SBA-15添加到卷烟滤嘴中,实验结果表明,SBA-15能显著降低卷烟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孔结构与性质的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SBA-15、MCM-41、SBA-16、KIT-6, 同时通过改变水热温度制备了不同孔径大小的SBA-15, 并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 对其介孔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正丁醛为探针分子, 考察了其对有机醛的吸附, 并与Y-沸石的吸附性能做了对比. 结果表明, 材料的介孔比表面积与其对正丁醛的吸附量成正比, 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 模型, 属于单层吸附, 具有最大介孔比表面积的MCM-41对正丁醛的吸附量最大(484 mg·g-1). 最后将SBA-15添加到卷烟滤嘴中, 实验结果表明, SBA-15能显著降低卷烟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多孔高分子聚苯乙烯交联微球(PS)为载体,采用"孔内析晶"策略将薄荷醇凉味剂成功地负载到PS微球孔道中,制备了一系列负载L-薄荷醇的多孔PS微球样品.采用热风吹扫的方式,研究了负载薄荷醇的PS球在不同温度下的薄荷醇释放行为,发现薄荷醇的释放过程符合双相动力学规律.相对于机械混合的样品,负载型PS样品释放薄荷醇的速率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30~80℃)均显示出较好的缓慢释放特点.这种新颖的制备工艺为设计高性能负载型薄荷醇制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在无机构造单元金属节点上同时具有比例可调的Mn(Ⅱ)和Co(Ⅱ)的双金属MOF-74网络结构。经双金属功能化的单晶材料保持了与单金属MOF-74一致的结构及孔道,且两种金属大致均匀分布于晶格中。相对于Mn(Ⅱ),Co(Ⅱ)在合成MOF-74的过程中具有更快的配位及结晶速率,使得其在晶体中的比例高于反应溶液。双金属在同一框架结构内的配位促进了更多晶体内部局部缺陷的产生,使得Mn0.78Co1.22-MOF-74的比表面积相对于单金属的MOF-74材料有10%左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