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数理化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润川  闫莉 《化学通报》2003,66(12):859-864
在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诞辰200周年之际,对这位集化学家与化学教育家于一身的一代化学大师对科学和科学教育以及人类社会作出的贡献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18-冠-6(18C6)为相转移催化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比例的聚[1,3-双(对羧基苯氧基)丙烷-癸二酸]共聚酸酐P(CPP-SA),并优化了聚合反应条件。P(CPP-SA)化学结构由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 H-NMR)表征,并通过特征黏度计算了P(CPP-SA)的黏均分子量。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是18C6的用量20%,反应时间15h,P(CPP-SA)特征黏度可达到1.2dL/g,黏均分子量为2.02×105。将P(CPP-SA)置于pH=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进行体外降解,结果表明,降解率与CPP/SA比例有关,其中P(CPP-SA)(CPP/SA=50/50mol/mol)的共聚酸酐降解率与降解时间接近线性关系,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闫莉  陈夏 《数学杂志》2006,26(3):323-326
本文研究了线性模型中的一种有偏估计,利用均方误差和残差平方和,得到了岭型主相关估计的一些性质,是对[1]中相关结果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虞君彪  苏晓  闫莉  汪静  单梁 《应用声学》2015,23(5):1838-1840
地铁控制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电气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中包含大量的控制电路和逻辑器件;在地铁系统出厂投入运行之前必须确保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其逻辑功能的准确性,为此对控制系统中所有电气柜的检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而以往大多采用人工检测方法,效率低也容易引起人为操作错误;为了能够高效、准确地对电气柜内的接线和元件的逻辑组态进行检测,文章研究并设计开发一种通用电气柜逻辑测试仪,测试仪提供1 000个普通测试点和10个大功率测试点,接线使用标准的接线器,检测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文章研制的测试仪已成功应用于地铁电气柜的测试中。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较弱的充分条件下,本文研究了误差为随机适应序列下,线性模型回归参数M估计的强相合性.与文献中已有结果比较,扩大了应用范围,且对矩条件也有较大改进.同时我们给出了随机适应误差下线性模型参数M估计的渐近正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在两种特有的情形下研究谱与tilings之间的关系.首先,估计和比较谱与tilings关系中集合的Lebesgue测度,这包括一些不能直接用密度方法所得结果的推广,以及在正交对、填充对与覆盖对中集合的Lebesgue测度的比较.其次,明确了平移对(D,∧+Г)与(D+Г,∧)之间的一些谱与tilings关系.这里的研究是基于谱与tilings的基本性质,与共轭Fuglede猜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分子合成工艺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体会,探讨了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知识运用能力培养以及教学过程实施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同时,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原理-工艺-应用-设备的逻辑关系优化教学内容。针对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更新。另外,在采用翻转课堂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和统筹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见解,并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谷春秀  闫莉  周考文 《光谱实验室》2012,29(3):1684-1688
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分析仪器结合分离技术对在印制线路板制作过程中应用性能较好的国外铜表面粗化液的添加剂进行了剖析,然后根据剖析结果和应用实验确定了新型铜表面粗化液的添加剂配方。应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新型铜表面粗化液添加剂对双氧水的稳定性。该添加剂的应用性能达到了国外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用活性炭管采集空气中溴苯,二硫化碳解吸经改性聚乙二醇20M(FFAP)色谱柱分离,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分子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体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了设计,以聚合方法的分类为主线,将多学科交融教学模式融入到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与板块联系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验证性教学法相结合,并通过实验平台的搭建,理论联系实际,夯实学生学习效果,典型实验设计已通过实验验证,并撰写了论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体会,分析和阐明了该教学模式在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其它课程当中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