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数理化   20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基于图片、动画、实验和历史情境再现的"高分子化学"情境化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外延和内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并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郭丽华 《大学化学》2019,34(2):61-64
活性聚合尤其是活性聚合的判据是高分子化学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对活性聚合的判据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深入分析了每种判据的来源,这些教学内容可作为现有教材的补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活性聚合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3.
内嵌金属富勒烯的笼外化学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嵌金属富勒烯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新奇的性质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目光,对它们进行笼外化学修饰是最近十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这对于考察内嵌金属富勒烯的结构及化学物理性质并拓宽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内嵌金属富勒烯与各种底物的不同作用分类,以反应类型为线索,详细概括了已发表的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各种笼外化学反应,包括各种环化反应、内嵌金属富勒烯与杯芳烃及冠醚的自组装、单键相连的衍生物、水溶性衍生物以及用内嵌金属富勒烯填充碳纳米管等。在对各种化学反应阐述的同时,对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可能应用也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从基础性、系统性、特色性理论课程体系和实验实践课程体系2个方面,构建了符合地方师范院校办学实际的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这一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工程意识为主要目标,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孔Al2O3陶瓷两相体系,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石墨含量对陶瓷气孔率、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尺寸增大而气孔率下降;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气孔率明显提高而晶粒尺寸变化不明显.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拟合晶粒生长和时间的双对数线性关系,得出在1300 ℃时多孔Al2O3陶瓷的晶粒生长指数为2.95,与理论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经过化学-机械抛光后,用常规的检验旋涡缺陷的方法没有观察到旋涡缺陷的FZSi片,用高温热氧化法有时则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旋涡状分布的条纹图形.使用FTIR、XPS、 SEM能谱分析等手段的测量结果表明,这种旋涡状分布的图形与晶体中的掺杂剂(磷、硼)和杂质氧、碳以及重金属杂质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它是硅中点缺陷在晶体径向截面上呈不均匀条纹状分布的结果.本文对大直径FZSi中的旋涡缺陷的形成机理和消除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经过K2S2O8的稀硫酸溶液氧化处理的粗制单壁碳纳米管样品, 在水、DMF 和乙醇等极性溶剂中具有非常好的溶解性. 通过在DMF介质中多次进行超声波分散和高速离心分离, 成功地获得了高纯度可溶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UV-vis-NIR吸收光谱研究表明, 这种高纯度可溶性的单壁碳纳米管呈现出更多的吸收特征和更高的吸收强度.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单壁碳纳米管的纯度达到了“参比样品”的160%, 其单根分散度达到5%以上.  相似文献   
8.
由于五元环特殊的热力学稳定性,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教材中一般认为五元环内酯如γ-丁内酯(γ-BL)非常稳定,是不能开环聚合的单体。2016年,Hong和Chen从理论和实验2个方面证明了五元环γ-BL可以开环聚合。自此以后,有关γ-BL 及其衍生物的开环聚合被大量报道。本文系统论述了γ-BL及其衍生物的开环聚合,这有助于学生深入和正确认识五元环内酯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9.
郭丽华 《化学教育》2016,37(20):35-37
从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界面缩聚合成尼龙实验进行了综合性改进。用5倍物质的量的氯化亚砜和癸二酸回流反应,可把癸二酰氯单体制备时间由4 h缩短到0.5 h,用环己烷代替四氯化碳,可大大降低溶剂的毒性;在教学方法上,从研究性实验的角度进行问题驱动式的讲解。该实验在高分子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合成的α-二亚胺钯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钠活化下催化乙烯气相配位聚合,并对所得聚合物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本实验涵盖了有机配体合成、金属催化剂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4方面的内容,并且能观察到"气体变材料"的有趣现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