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数理化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常压、反应温度800—900℃和水碳比为1.5—1.6的条件下,分别用细粒度(0.045—0.047毫米)和工业粒度的低活性S-4镍催化剂在积分反应器和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中,研究了甲烷水蒸汽反应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中的水煤气反应没有达到平衡,利用基本上不受扩散影响的细粒度催化剂所进行的实验,获得甲烷水蒸汽反应的速率表达(8)。其产物分布用(4)式进行关联。 对工业粒度催化剂,得到甲烷水蒸汽反应的速率表达式(10)。实验数据表明,工业粒度催化剂的效率因子或表面利用率随甲烷转化率的升高而降低。根据(8)式和(10)式可推算出,在850℃时催化剂的平均有效作用层厚度仅0.048毫米。  相似文献   
2.
在积分反应器内,确定消除外扩散和内扩散影响的传统方法是改变流速和改变粒度。其判断标准一般都是在同一温度和同一接触时间比较转化率是否相同。但由于该反应器存在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容易出现假象,因此这种方法不太可靠。本文以甲烷水蒸汽转化反应为例,建议在改变流速和改变粒度时,从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x)与接触时间(τ)曲线,求出视活化能作为判断内扩散和外扩散是否消除的标准,则较为可靠。我们用活化能法由实验确定,在850-900℃,压力为1.5-1.6大气压和水碳比为1.5:1时,要消除大孔、低表面积和低活性的S-4镍催化剂内扩散影响的粒度须小于0.045毫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