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数理化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β-环糊精在TiO2上的吸附及其对光催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酚酞法测定TiO2悬浮液中β-环糊精(β-CD)的量以及用β-CD溶液平衡的TiO2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进行漫反射红外光谱和XPS能谱表征.结果表明:β-CD分别在纳米和P25型TiO2表面通过羟基间作用形成化学吸附,吸附量与溶液pH值有关,且最大吸附量在TiO2等电点附近.β-CD可提高两种TiO2对甲基橙光催化脱色速率.提高的效率与溶液pH值有关.实质上,提高的效率与β-CD在TiO2表面吸附量和甲基橙在TiO2表面的静电吸附量有关,即与甲基橙-β-CD—TiO2三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pH值对亚甲基蓝/β-环糊精包合常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亚甲基蓝/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平衡常数(简称包合常数K)。并探讨了包合物溶液放置时间、亚甲基蓝初始浓度、溶液pH值对包合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基蓝/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结比为1∶1,溶液放置时间和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不影响亚甲基蓝/β-环糊精的包合常数,溶液pH对包合常数有较大的影响,pH=3~10时包合常数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包合常数在pH=7时为1×104L/mo。l  相似文献   
3.
在模拟生物环境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中草药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桑色素、芦丁与铝离子和桑色素、芦丁与铝离子和牛血清白蛋白的配合物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桑色素、芦丁在模拟生物环境中能够与铝相互结合,并能够拮抗铝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初步讨论了黄酮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竞争铝离子的机制,并计算出了芦丁与铝离子的表观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4.
流动注射在线微柱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流动注射在线微柱分离 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铂的新体系。以α 氨基吡啶树脂作预富集试剂 ,以 2mol·L-1HCl + 0 .3mol·L-1NaClO4 混合液作洗脱剂。当进样体积为 15 .2ml,洗脱液体积为 0 .2 7ml时 ,浓集效率达 30倍 ,采样频率 2 8次·h-1。该方法检出限 (3σ)5 .2 μg·L-1,RSD为 1.4 % (n =11,1μg·ml-1铂 )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重点技工学校——北安市技工校,于1997年5月21日,在本校电教馆举行“迎回归爱祖国”珠算技术比赛大会。参赛选手共90人.分甲乙两组进行。甲组6个代表队,乙组12个代表队。  相似文献   
6.
β-环糊精与分散RGFL染料二元包络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 β-环糊精 (β- CD)与分散 RGFL染料包络反应的紫外 -可见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荧光光谱现象分析 ,得出 β- CD与 RGFL形成摩尔比为 1∶ 1包络物 ,包络物的平衡常数 Kf=1 .5× 1 0 3 L/mol。初步推测包络形成机制及包络物形式。  相似文献   
7.
路平  刘凯  王龙 《应用声学》2016,24(7):86-89
针对三轴飞行仿真转台伺服系统非线性、模型不精确等特点,在分析转台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模糊PID控制的方法对转台伺服系统进行仿真控制,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模糊控制控制规则的获得带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并且在控制过程中对规则采用查表法占用大量的内存。基于以上原因,设计了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器(NNSOC),利用神经网络控制自学习、自调整的能力,为模糊控制器提供自动生成控制规则的能力;同时由于神经网络具有联系记忆能力,可对未训练的样本做出决策。对NNSOC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对转台的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β-环糊精对几种氧化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以偶氮染料橙黄Ⅱ为对象,染料脱色速率为指标,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TiO2/Vis、铁(Ⅲ)—草酸盐配合物(Fe(Ⅲ)-Ox)/Viss、H2O2/UV和Fenton四种氧化体系氧化能力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β—CD的加入可提高TiO2对染料的光催化脱色能力,抑制其余三种氧化体系对染料的氧化脱色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Cu(CH3COO)2•H2O和经硝酸处理的CNTs作为原料, 采用多元醇法成功合成了纳米氧化亚铜均布于碳纳米管表面的复合光催化剂. 用透射电镜(TEM),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大小为2~5 nm的氧化亚铜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碳纳米管的表面. 讨论了反应条件对Cu2O在CNTs上负载效果的影响并就多元醇法合成Cu2O/CNTs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时强  李路平  张勇辉  张紫辉  毕文刚 《物理学报》2017,66(15):158501-158501
GaN/In_xGa_(1-x)N型最后一个量子势垒结构能有效提高发光二极管(LED)器件内量子效率,缓解LED效率随输入电流增大而衰减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该结构及其结构变化——In组分梯度递增以及渐变、GaN/In_xGa_(1-x)N界面极化率改变等对改善LED器件性能的影响及优势,归纳总结了不同结构的GaN/In_xGa_(1-x)N型最后一个量子垒的工作机理,阐明极化反转是该结构提高LED性能的根本原因.在综述该结构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APSYS仿真计算,进一步探索和深入分析了该结构中In_xGa_(1-x)N层的In组分及其厚度变化对LED内量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n组分的增加有助于在GaN/In_xGa_(1-x)N界面产生更多的极化负电荷,增加GaN以及电子阻挡层处导带势垒高度,减少电子泄漏,从而提高LED的内量子效率;但GaN/In_xGa_(1-x)N型最后一个量子势垒中In_xGa_(1-x)N及GaN层厚度的变化由于会同时引起势垒高度和隧穿效应的改变,因而In_xGa_(1-x)N和GaN层的厚度存在一个最佳比值以实现最大化的减小漏电子,提高内量子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