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1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β-环糊精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环糊精聚合树脂,将其作为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的载体,采用β-环糊精-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17×105L/mol·cm,汞含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y=0.0013 0.0163x,相关系数r=0.9994,加标回收率为98.5%~101.0%,与双硫腙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已用于工业废水中痕量汞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通过反向演示和让学生讲课、批改实验报告、出考试题、总结实验体会、完成设计性实验等举措,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教学内容的交叠性,以有意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从交叠性内容的选择、认知设计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合理接轨的一些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β-环糊精和曲拉通X-100联合作用于5-B r-PADAP显色体系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的锌。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8×105L/(mol.cm),锌含量在0~24μg/(25 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n=5),加标回收率为98.0%~102.0%。  相似文献   
5.
4个基于2-吡唑啉-9-芳基邻菲咯啉(L1-L4)镍配合物[NiCl2L](1-4)被开发用于芳基卤化物和格氏试剂偶联反应的研究,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对配合物(4)的结构进行了x-单晶衍射表征,分析发现中心金属镍为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型利于C-C偶联反应.讨论了配体空间位阻及反应条件对该偶联反应活性的影响,发现邻菲咯啉的9位位阻对催化活性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β-环糊精是由7个葡萄糖单元以α-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环状分子,因为其C-2和C-3原子上的仲羟基位于锥形环较大的开口端,C-6上的伯羟基都位于环较小的开口端,因而环分子的外侧边框是亲水的,而内侧含有糖苷键,处于空腔内侧的C-H键屏蔽之下,内腔为憎水性,因此β-环糊精具有包结许多有机、无机化合物分子的作用,从而减弱了被包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阳离子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溴盐为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EKC)的假固定相,引入了场放大进样-扫集在线双富集技术,建立了三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和头孢曲松钠)分离检测的方法。详细考察了影响在线富集、分离和检测的因素,在优化的条件下,三种药物可在10 min内得到分离。同常规的扫集-MEKC法相比,采用这种在线双富集技术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和头孢曲松钠的富集倍数分别达到113、97和100。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并且成功用于尿样中三种药物的分离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生物降解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桦萍  白丽明  陈伟 《化学教育》2005,26(8):11-12,17
本文介绍了生物降解材料的含义、作用机理、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以及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并列举了几种主要的可生物降解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医学研究发现,六价铬有致癌的危险。电镀、制革、制铬酸盐或铬酐等工业废水,均可污染水源,使水中含有铬。因此研究铬,特别是环境及人体中铬的测定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近年来有许多关于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铬的报道。试验发现:在环糊精存在下,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铬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铬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水中痕量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用于制造人工脏器的高分子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以及研制的人工心脏、肺、肾、肝脏、胰脏等器官的类型、功能及特点。它在医学领域方面应用时的要求及必备的条件,并且应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及对生物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