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数理化   1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合成了新型的单嘧磺隆印迹聚合物,用平衡吸附及液相色谱的方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对于印迹分子及其结构类似化合物NK#94827的识别特性及亲和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得到的印迹聚合物对NK#94827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为印迹聚合物应用于环境样品中NK#94827及其结构类似化合物的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董襄朝  王薇  王海波  孙慧  李琰  王宁  刘淑霞 《色谱》2005,23(1):7-11
印迹聚合物合成条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是分子印迹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以左旋麻黄碱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使用不同的交联剂和致孔剂合成了印迹聚合物,并对所得到的印迹聚合物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和结合特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说明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能力及选择性。致孔剂可以影响聚合物比表面积的大小及单体组成。氯仿是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聚合链的良溶剂,导致了比表面积及孔容较小的聚合物结构;而以乙腈为致孔剂得到的聚合物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共聚物中羧基含量的测定结果也说明,在预聚溶液中单体浓度相同的条件下,以不同的致孔剂进行合成得到的聚合物中甲基丙烯酸的比例不同。聚合物的比表面积及单体浓度的差别都可能导致聚合物的结合容量不同。  相似文献   
3.
表面接枝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保利  张敏  姜萍  董襄朝 《化学学报》2007,65(10):955-961
将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表面功能基化, 引入引发转移终止剂(initiator-transfer-terminator agent, iniferter), 以活性自由基聚合方式研究了球形树脂表面合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在紫外光引发下, 以左旋麻黄碱为印迹分子, 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在接枝Iniferter后的微球表面进行分子印迹聚合物接枝实验, 并使用不同的反应条件, 探讨了表面接枝印迹层微球制备条件对于识别能力的影响. 平衡吸附的结果表明, 表面接枝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对于印迹分子具有亲和能力及选择性, 其识别能力来自于印迹得到的识别位点.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种限进材料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检测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分析方法.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的限进型聚(苯乙烯-co-二乙烯苯)键合硅胶作为同时富集四环素类小分子和排阻蛋白大分子的固相萃取材料.经过限进萃取柱的净化和富集后,牛奶样品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被反冲进反相C18分析柱进行色谱分离和测定.牛血清蛋白在限进萃取柱上的洗脱率为96.0%,说明制备的限进材料具有很好的排阻大分子蛋白的效果.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牛奶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8.3%~101.5%,RSD<8.0%;方法检出限为50 ~ 80 μg/L,线性范围为0.05~ 2.0 μg/mL.结果表明,本方法简单高效,准确度好,检出限达到了规定要求,可以作为检测牛奶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单嘧磺隆除草剂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了研究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提取剂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合成了以除草剂单嘧磺隆为印迹分子的印迹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和液相色谱的方法分析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并研究了不同色谱条件对单嘧磺隆保留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特定的选择性,可作为固相提取剂,在单嘧磺隆的残留分析中,对土壤提取样品进行有效的富集与净化  相似文献   
6.
董襄朝  孙慧  吕宪禹  韩建仿  韩冰 《化学学报》2002,60(11):2035-2042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 为功能单体,采用不同的交联剂和致孔剂,合成了用于分离羟基苯甲酸异构体的印 迹聚合物,并以高效液相色谱及平衡吸附的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 明,以氢键为主要结合作用力的水杨酸印迹聚合物具有特定的空间识别位点,在弱 极性溶剂中对模板分子有较强的选择性,可以对官能团位置异构体进行很好地分离 。研究了以氢键为主要作用力所形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色谱分离中的应用,并讨 论了流动相对分离的影响及印迹聚合物和客体分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国产YWG-C_(18)H_(37)(十八烷基键合微粒硅胶)为固定相,以不同比例的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二茂铁化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分离了十一类共32种不同极性的二茂铁化合物,并探讨了它们在反相色谱中保留特性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固定相分离和测定氟喹诺酮类药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慧  董襄朝  吕宪禹  王海波  韩建仿 《色谱》2003,21(3):233-238
以氧氟沙星作为模板分子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特定的选择性。作为色谱固定相,氧氟沙星印迹聚合物和目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除了印迹部分的离子和氢键作用外,也存在非印迹部分的疏水作用。同时研究了色谱条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针对β-受体激动剂的限进型分子印迹整体柱,通过切换阀的组合和在线净化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动物源食品中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残留的在线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酶解和乙酸铵缓冲液提取后,由在线分子印迹柱净化,CAPCELL PAK C18色谱柱(2.1 mm×100 mm,5μm)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的定量下限分别为0.02μg/kg和0.09μg/kg。在猪肉、牛肉、香肠和奶粉中添加0.05~0.20μg/kg克伦特罗和0.5~2.0μg/kg莱克多巴胺,回收率为84.0%~103.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  相似文献   
10.
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烯酸丁酯为共聚单体,乙酸丁酯为致孔剂,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系列不同表面结构的共聚微球.使用扫描电镜、BET氮气吸附,傅立叶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微球进行了结构测定,并研究了单体与致孔剂比例、两种单体比例及不同致孔剂对于聚合物孔结构的影响.经过合成条件的筛选,得到了平均孔径为100nm左右的球形聚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