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军事计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新时期军事计量发展的方向——军民融合式军事计量。对军民融合式军事计量发展的背景和现阶段计量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阐述了推进军事计量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在计量保障领域进行军民融合的益处和可行性,并在加强内部沟通、人才队伍建设、资源优化配置等几个方面就如何推进其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仪灵敏度及检测限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G700-1999《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评定了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灵敏度或检测限测量的不确定度。给出了评定灵敏度及检测限的测量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浓度型检测器灵敏度或检测限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均为4.4%(k=2),质量型检测器检测限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3.8%(k=2)。依据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采用比对法验证了灵敏度和检测限测量不确定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红外光学材料用ZnS粉体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以ZnS粉体为基体材料,通过提纯方法进行ZnS粉体中硫酸根含量标准物质的制备。经过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后,采用离子色谱法进行定值。制备的标准物质硫酸根含量在0.1%~0.5%范围呈3个梯度分布,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不大于2%(k=2)。  相似文献   
4.
离子色谱法测定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中硫、钠、钾、钙、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离子色谱法(IC)测定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中硫、钠、钾、镁及钙。测定阴离子时,试样置于铂坩埚中用艾斯卡试剂覆盖,置于马弗炉中,450℃灼烧1 h使有机物碳化,取出,稍冷,再加少许艾斯卡试剂,升温至850℃灼烧1.5 h,使有机物完全分解。坩埚中的熔块经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浸出,用18 mmol·L-1碳酸钠及17 mmol·L-1碳酸氢钠混合溶液定容后,用IC法的阴离子方式测定。用IC法测定阳离子时,试样置于铂坩埚中,不必加艾斯卡试剂,置于马弗炉直接灼烧至有机物完全分解。残渣用1 mol·L-1硝酸或1 mol·L-1盐酸超声波处理,用去离子水洗涤坩埚并定容至100 mL,按所测得峰面积值从标准曲线查得其含量。用此方法测定SO42-,Na+,K+,Mg2+及 Ca2+的检出限依次为0.02,0.25,0.25,0.70及0.80 mg·L-1。  相似文献   
5.
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研制分流法湿度发生器的控制系统,提高了分流法湿度发生器在低湿度范围发生湿气的准确度。利用精密露点仪获得准确的露点值,并反馈控制分流法湿度发生器的各项控制参数,通过二次调节,湿度发生器可以输出湿度值更加准确的气体,发生湿气的露点最大允许误差为±0.5℃,重复性为0.15%(n=6),露点输出范围为–70~–10℃。该控制系统拓宽了分流法湿度发生器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湿度计量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正硅酸乙酯和去离子水为反应物,氨水为催化剂,乙醇为共溶剂,通过沉淀反应制备窄分布的纳米二氧化硅标准物质候选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考察了氨水的用量对制备的二氧化硅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离子色谱在有机物和高分子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用氧瓶燃烧,高温炉分解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等样品,用去离子水或Na2CO3/NaHCO3溶液吸收分解产物,用离子色谱测定吸收液中F^-、C1^-、Br^-、SO4^2-、PO4^3-,计算出样品中氟、氯、溴、硫、磷等元素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车间空气中丙烯酸正丁酯的测定方法。丙烯酸正丁酯经活性炭吸附后,利用热解析仪解析后直接注入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进行检测。选用高容量、强极性的DB–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以氮气为流动相,流量为1.0 m L/min。丙烯酸正丁酯的质量浓度在1.0~20 mg/m3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丙烯酸正丁酯的检出限为1.0 mg/m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n=1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9.5%。热解析比溶剂解析法操作简单,避免了较长时间的溶剂洗脱过程,同时减少了样品处理过程中样品的损失。该方法可用于车间空气中丙烯酸丁酯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离子色谱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离子色谱法测定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等样品中微量杂质离子所采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反应基体消除法、萃取法、化学提取法、膜处理法以及分解处理法等。  相似文献   
10.
离子色谱法测定固体样品中杂质离子的样品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明  荀其宁  王爱萍 《色谱》2004,22(1):90-91
离子色谱法(IC)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液相色谱技术,主要用于水溶液中阴、阳离子或离子型化合物的分析,是分析阴离子的首选方法。对于微量成分的测定来说,随着仪器的灵敏度、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耗时、繁琐和容易引入误差的样品前处理成为分析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在样品前处理方面,针对不同的样品采用相应的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