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数理化   6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胺类化合物与4,4’-二氟苯偶酰的亲核取代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胺类化合物与4,4'-二氟苯偶酰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多种对称或不对称的4,4'-双(二烷氨基)苯偶酰.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定.其中伯胺与4,4'-二氟苯偶酰的反应得到了一边取代、另外一边形成亚胺结构的产物,并对此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应用胺类化合物与4,4'-二氟苯偶酰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多种对称或不对称 的4,4'-双(二烷氨基)苯偶酰。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定,其中 伯胺与4,4'-二氟苯偶酰的反应得到了一边取代、另外一边形成亚胺结构的产物, 并对此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水、重氮乙酸酯、芳香醛和芳香胺为原料,在单一催化剂Cu(OTf)2的作用下成功实现了一例基于羟基叶立德捕捉的四组分反应,一步构建了α-羟基-β-氨基酸酯类化合物骨架,并通过进一步的化学转化高效地合成了紫杉醇噁唑烷型侧链.此外,将所得侧链与紫杉醇母核、卡巴他赛母核对接,成功合成了14个紫杉醇衍生物,并在随后的抗肿瘤细胞活性测试中,发现了多个活性优异的新型化合物.将多组分反应方法学与应用相结合,开发了一种高效合成紫杉醇侧链衍生物的方法,并成功地将其应用到紫杉醇衍生物的半合成中,为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天然大黄素为母体, 经化学修饰得到一系列新的含氮衍生物614. 通过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确定了结构. 选择口腔底癌(KB)和乳腺癌(MFC-7)两种人癌细胞株, 采用标准MTT法测定了这类大黄素衍生物的细胞毒性. 研究表明大多数衍生物都有较强的抗癌活性, 其中位置异构体7a7b的混合物表现出最强的活性, 与母体大黄素相比较, 活性分别提高了174倍(KB)和133倍(MFC-7).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海洋微生物作为许多活性次级代谢的源泉而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天然产物和药理学家的广泛关注[1],特别是来自海洋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巨大的潜力,因为其次级代谢产物往往具有新颖的骨架[2].我们实验小组已从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到大量新颖的有活性结构的化合物[3-5].  相似文献   
6.
多芳基取代咪唑的合成及其逆转多药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多芳基取代咪唑类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确定,并采用MTT法测定了它们对由P-糖蛋白(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效果.结果表明,化合物和具有很好的体外逆转MDR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