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数理化   6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定恐龙化石的显微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利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原子光谱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 ,对云南武定的恐龙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发现 ,恐龙化石表面和截面的拉曼光谱 ,均为典型的方解石 (CaCO3 )晶体的拉曼谱 ,并未发现有其他成分的拉曼谱。原子发射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 ,恐龙化石中的主要元素有Ca(>10 % ) ,其次是Si(5 0 % )和P(4 0 % ) ,还有Fe(1 0 % )等 ,但未发现铱、钍等稀有元素。由恐龙化石截面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图像可以知道 ,恐龙化石表面层的成分主要是方解石晶体 ;内部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 (CaCO3 )晶体 ,此外还有纤维状一水二氧化硅 (分子式SiO2 ·nH2 O ,属非晶态 )等成分。激光拉曼光谱能快速无损地准确检测出恐龙化石的主要成分是方解石 (CaCO3 ) ,拉曼光谱对恐龙化石的分析结果与原子光谱、偏光显微镜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TiO2形态结构与光催化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TiO2多相光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其结构特性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TiO2的晶相组成、晶粒尺寸、比表面积、表面形态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TiO2形态结构与光催化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唐玉朝  李薇  胡春  王怡中 《化学进展》2003,15(5):379-384
本文介绍了TiO2多相光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其结构特性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TiO2的品相组成、品粒尺寸、比表面积、表面形态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一种简单灵敏的基于适配体的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B1(AFB1)以其高毒性和致癌性成为食品安全隐患而备受关注. 本文拟构建一种新颖、简单、快速、灵敏的传感器用于谷物食品中AFB1的痕量检测. 将介孔碳(CMK)修饰在工作电极表面来增大电极的表面积,再将工作电极恒电位沉积金纳米粒子(AuNPs),提高电信号的同时,为下一步巯基化适配体的连接提供位点. 检测过程中,AFB1可以竞争性地去除吸附在适配体链上的亚甲基蓝(MB)引起电信号的变化,对AFB1进行定量检测. 修饰的工作电极导电性能得到改善,灵敏度大大提高,对AFB1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1 ~ 75 μg·L-1,检出限低至36 ng·L-1. 在对不同谷物食品(大米、玉米、糯米)进行加标回收实验中,回收率在92.3% ~ 103.6%范围之间,实现对目标物的定量检测. 本文为食品中AFB1快速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怡林  杨群 《光散射学报》2007,19(2):128-133
应用波长为785nm的激光拉曼光对来自武定九厂地区的两个不同部位的恐龙化石样品研究测试,首次在1000 cm-1~1800 cm-1波数段得到碳氢物质的拉曼峰图谱。在该波数范围内,颈椎化石和尾椎化石都有强、弱两类特征峰。它们的强特征峰与源地关系不大,即同一地区的化石特征峰并不很相似。弱拉曼峰与围岩的拉曼峰相似。恐龙化石的强拉曼峰来源于生物遗体分解剩下的碳氢类物质成分,弱拉曼峰源于石化过程中外部填充物质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楚雄盆地恐龙化石和围岩的XRF全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XRF),对楚雄盆地不同地区的恐龙化石和围岩的元素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恐龙化石中的主元素含量的排序均是Ca、C、Si,而围岩中则均为Si、C、Ca;在恐龙化石中有元素F和As,在围岩中不含F和As;在化石和围岩中Pb元素的含量均较低。其次,通过对禄丰恐龙山的两组化石和围岩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推知恐龙山所处地层可能发生过断裂和错位的地壳变动。实验还发现,武定、牟定和元谋的化石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元素砷(As)含量略高,钡(Ba)的含量高异常和锌(Zn)含量低异常,有可能是导致这三个地方恐龙动物群的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主要以两不同型部件组成的并联可修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对失效相位存在记忆的基础上,考虑了修理工可单重休假且休假时间服从位相(PH)分布.每个工作部件均有可能因受到两种不同类型的故障而失效,且均"修复非新".在假定部件的工作时间,修理时间分别服从PH分布的几何过程和负指数分布的条件下,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和矩阵分析的方法,对可修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并给出了相应可靠性指标的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8.
云南青铜防腐显微拉曼光谱和EPM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和EPMA(电子探针技术),对云南的四件青铜器(两件春秋时期的青铜矛和两面元代的青铜镜)的腐蚀情形和防腐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拉曼实验结果表明,云南青铜器表面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有Cu2O和CuCO3.Cu(OH)2。利用电子探针技术,确定了青铜器内部和表面的元素成分。本文初步分析了云南四件青铜器防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青铜矛表面涂上一层锡的氧化物涂层以防腐蚀;元代的人则采用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防腐。事实证明,锡的氧化物涂层的防腐效果最好。对金属文物的研究,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是一种原位无损检测的有效方法,但还是有某些局限性,若配合以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无线光/射频混合通信系统克服了单一通信系统的局限性,在最大发挥无线光通信优势的同时弥补了射频通信的不足,显著提高了链路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为未来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对近年来无线光/射频混合通信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不同混合通信系统模型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然后讨论了混合通信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最后展望了无线光/射频混合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无线光/射频混合通信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黑井明代瓦条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拉曼光谱并结合XRD和电子探针等技术分析发现 ,中国云南楚雄黑井明代瓦条的主要成分是SiO2 ,其中还含有月长石 (KAlSi3O8,属钾长石的变体 )、钠长石 (NaAlSi3O8)以及一种未知名矿物 (Al,Fe) 3(PO4 ,VO4 ) 2 (OH) 3·8H2 O等。月长石的存在 ,表明瓦条的烧结温度已高达 15 0 0℃ ,它说明云南明代陶器烧结工艺的技术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此结果还显示了拉曼光谱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 :作为一种原位无损的检测技术 ,在辨别钾长石的变体———月长石方面 ,它具有简易性和可靠性 ,而其他技术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但拉曼光谱不能测出Fe的化合物存在 ,而电子探针和XRD能检测出Fe和Fe的化合物。文章表明 ,在科技考古中只有综合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方法的优势 ,才能对古代文物作出比较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