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4篇
  2018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麻生明  王利莎 《中国化学》1999,17(5):531-538
A general procedure for the HgCl2-mediated monolithiation reaction of 1-phenyl-l-alkynes wa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2.
化学反应处理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将同类反应上升为合成反应知识和在计算机上实现反合成分析的方法,反合成分析是合成设计中最关键的一步,在本工作中采用了基于谋略键寻找的合成设计方法。它有逻辑宜于在计算机上实现的优点。为了实现这个方法,我们首次提出了一种能中肯地描述合成反应的计算模型—反应知识的分类模型。这一模型由三条规则定义:规则A-反应类型;规则B-发生反应的外部条件;规则C-不适宜采用这个反应的情况;这种计算模型能够将海量反应数据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信息提炼出来,转换成计算机能处理的知识。它也包含有反应适用范围的信息,从而提高了析分过程的外推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铁客运的快速发展,从铁路客运历史趋势中探寻规律、把握铁路客运发展趋势,旨在对中国铁路公司及相关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5-2016年陕西省铁路客运量数据,在灰色GM(1,1)模型预测的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过程对预测值进行修正,并对2017-2022年陕西省铁路客运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经过马尔科夫过程修正的灰色预测模型平均绝对误差由原来的4.64%降低到2.94%,预测效果明显.经检验,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精度等级为一级,说明了方法对陕西省铁路客运量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目标化合物析分系统中所用到的三个重要算法。它们是:最短拓扑距离的求解、析分过程结束的判别以及合成树的构建。分子结构中任意两个原子之间最短拓扑距离的求解是建立在采用队列数据结构的宽度优先搜索算法基础上的,析分过程结束的判别是由在新Morgan算法基础上产生的化合物的唯一编码和B-树两种算法构成,前者是为了将前体与原料库中每个化合物是否同构的复杂问题简化为码之间的比较问题;后者是一种高效文件组织方式,将代表原料库中化合物的唯一编码作为检索键来组织建库,从而实现对原料库的快速查询,合成树采用的是链表存储方式,每一个结点由六个域组成,且在建树和画树的过程中,均用前序遍历。这些算法是实现析分系统的基础,因此它们的正确设计与高效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