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数理化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别以4-乙烯基吡啶(4VP)、丙烯酸(AAc)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共聚单体,以金属凝胶纤维为模板,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得到了具有环境响应性的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采用红外光谱(FTIR)、流变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了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的组成、强度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共聚单体与模板的配位能力强弱对所得到的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的产率、强度和形貌有很重要的影响.3种共聚物都具有相应的p H响应性和温度响应性,并且共聚单体含量越高,响应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李勃天  温幸  唐黎明 《化学进展》2018,30(4):338-348
近年来,一维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优异的性能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得到极大关注。由于无机相和聚合物相在纳米尺度的复合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内在特性和功能,许多一维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子传输、光学特性、力学性能等方面表现优异,相关材料在电子器件、储能器件、光化学传感器、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基于一维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综述了三种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即模板合成法、静电纺丝法和一维组装法,分别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并对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