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6篇
数理化   17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胶束液相色谱/安培检测器检测尿样中的扑热息痛及其主要水解产物4-氨基苯酚。采用14.5μm的碳纤维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以高于临界胶束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作为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尿样直接进样分析,扑热息痛和4-氨基苯酚的检测限分别为0.13nmol/L及0.73nmol/L(S/N=2)。  相似文献   
2.
3.
前文对各类极谱电极过程的古典极谱和瞬时电流-时间关系的鉴别进行了讨论。本文仍采用前报中的实验溶液对交流換向器、悬汞电极和示波极谱鉴別各类极谱电极过程的可能性进行讨论。一、交流換向器 Kalousek提出的交流換向器,已是鉴別电极反应可逆性的方法之一。在交流換向器上可逆、不可  相似文献   
4.
极谱法在研究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各种方法中是一个有效、并且在实验技术上也是相当简单的方法。各类极谱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控制、电极反应速率控制、吸附过程以及极谱极大等)的研究已取得重要成就。无论极谱法研究溶液动力学、络合物或电极过程以及应用于分析等方面,首先鉴别极谱电流的性质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4-(2-氨基噻唑)-间苯二酚为柱前衍化剂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Fe、Co、Ni格日勒,李惠梅,李南强,汪尔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2)关键词液相色谱,Fe,Co,Ni,4-(2-氨基噻唑)...  相似文献   
6.
作者研制了一个实时钟控制的高精度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和处理了双组分体系悬汞电极线性扫描伏安数据。原始数据经过九点最小二乘法平滑滤波,利用卷积变换算法程序处理,得到了半积分、半微分和1.5次微分极谱图。这种基于微型计算机的新极谱法与电子模拟仪器相比,能更好地消除噪声干扰,改善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设计和研制了多工作模式的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系统,主要包括一个多工作模式的电化学流通池和一个双恒电位仪。检测系统具有四种单双工作电极模式:壁面射流型、薄层型、双电极串行和平行相对型,既能用于定量分析工作,也能用于动力学研究。系统使用方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
砷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毒性,水质分析中对于砷的水质标准有严格的限量,国内外饮水和地面水中砷的水质标准限度为10~50ppb,因此,要求有灵敏的测定水中痕量砷的方法。极谱法测定痕量砷已有一些报导。极谱催化波和示波极谱法能测定砷近ppb级,目前,用金电极的脉冲极谱溶出法测定砷的灵敏度检测下限甚至达0.02ppb,但金电极的制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铜膜电极普通极谱溶出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CE-AD)具有高的分离效率和低的检测限的优势,现已在分析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药物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中草药的研究在我国医药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CE-AD分离并检测中草药中有效成分对于促进中草药的药理药效研究及中草药的定量分析和质量监测等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CE-AD在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中有效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评述了该法与其他分离分析方法相比在中草药分析中的优越性,并对CE-AD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李晶  汪尔康 《应用化学》1994,11(4):94-96
本文首次以LB技术将四苯基卟啉铜(CuTPP)分子沉积到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并用STM研究其表面形貌,得到了原子级分辨的CuTPP分子的表面形貌图,结果表明,CuTPP分子具有近似圆状平面结构,分子直径为1.0nm,与理论结果十分吻合,结合STM原理,讨论了有机大分子STM成像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