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数理化   1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酰亚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酰亚胺(PI)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聚合物,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汽车、石油等高科技领域。由于其结构上的可设计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这类高技术材料的研究开发中。本文分别从可溶性PI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功能性PI的合成与用途、PI绿色合成方法、P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PI的研究热点和新进展,为了解聚酰亚胺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PVA-CMC)共混膜.用SEM、FT-IR、DSC对其进行表征,并测试了膜的性能、交联速率和凝胶分数.结果表明:共混膜组分之间相容性良好,综合力学性能比单一组分有所提高.利用磷酸和氯化钙溶液可以有效地对共混膜进行交联,使其在醇水混合溶液中稳定存在;且交联过程未引入有毒物质,这种共混膜材料有望用作软骨修复材料的基体.  相似文献   
3.
掺杂率对乳液聚合制备聚苯胺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乳液聚合的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掺杂聚苯胺(PAn)进行不同pH值溶液浸泡处理。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及热失重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掺杂率对PAn结构性能以及PAn在普通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DBSA掺杂率的增加,PAn的电导率及其在三氯甲烷中的溶解度增加,带有烷基长链的DBSA使PAn形成以DBSA为间隔的有序层状结构;而且合成的PAn-DBSA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共轭聚合物具有共轭分子导线结构,局部微扰在整个聚合物分子链甚至整个聚合物体系内即能得到放大利用,这一性质决定了其具有检测超低含量待测物的能力,且表现出强于小分子荧光传感器的灵敏度.本文概述了荧光共轭聚合物的传感机理,并举例介绍了近年报道的以共轭聚合物为基础的荧光传感器在检测离子及有机小分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邻羟基萘甲醛和水合肼合成了席夫碱类化合物荧光黄101(DHNA),在F-存在的情况下,其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溶液颜色和荧光的变化可以通过肉眼直接观测到.在Cl-、Br-、1-、HSO4-、H2PO4-;等干扰离子存在的情况下,DHNA对F-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因此,荧光黄101可用于制备检测F-的高灵敏度颜色.荧光传感器.  相似文献   
6.
膨胀型聚氨酯防火涂料阻燃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制的新型成炭剂和聚磷酸铵复配作为聚氨酯防火涂料的阻燃体系。采用热失重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膨胀型聚氨酯防火涂料的阻燃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涛  胡大勇  金俊弘  杨胜林  李光  江建明 《化学学报》2009,67(11):1265-1270
通过在聚合过程中添加少量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部分替代对苯二甲酸(TPA)与4,6-二氨基间苯二酚(DAR)盐酸盐进行共聚, 合成了一系列大分子链上含有羟基基团的DHPBO共聚物, 并制得其初生纤维. 利用FTIR、接触角等分析手段对其化学结构和纤维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 通过单丝拔出实验和SEM考察了DHPBO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界面剪切强度, 并采用轴向压缩弯曲实验和紫外光加速老化实验评价了羟基基团的引入对提高纤维压缩性能和抗紫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羟基基团的引入使得DHPBO纤维的表面亲水性、与环氧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以及纤维的压缩性能和抗紫外性能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三氯甲烷/二甲基亚砜为混合溶剂,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PANI-DBSA/PAN导电薄膜.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光谱及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相态结构.结果表明,PANI-DBSA在PAN基体中分布均匀,聚集尺寸为纳米级,其较均匀的分布及较小的聚集尺寸使其出现较低的逾渗阈值(低于4%);PANI-DBSA/PAN的共混体系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居于纯PAN和PANI-DBSA之间,表明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FTIR分析证实PANI-DBSA与PAN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氢键发生在PANI-DBSA的氨基与PAN共聚物中的羰基之间,这两种聚合物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是导致PANI-DBSA与PAN之间良好相容性的内因.  相似文献   
9.
一种高可溶、高光学透明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自制芳香二胺单体9,9-双(3,5-二氟-4-胺基苯基)芴和商品化二酐单体4,4'-(六氟异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经一步法高温缩聚制备了一种新型含氟聚酰亚胺.分别用FT-IR、1HNMR和19FNMR对所制聚酰亚胺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其与所设计的结构完全一致,并且酰亚胺化反应完全.该含氟聚酰亚胺表现出高的溶解性:室温下在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仿、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等常规溶剂中的溶解度可达10wt%以上.由该聚酰亚胺溶液所制的薄膜无色透明,截断波长在315nm,400nm波长后的透光率在84%以上.此外该含氟聚酰亚胺还表现出良好的热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在377℃,空气和氮气中10%热失重温度均在539℃以上;其薄膜的拉伸强度在70~80MPa,断裂伸长率在4%~8%,起始模量为2.6GPa.  相似文献   
10.
微细导电粉体碘化亚铜在乙二醇中的分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分散方法(球磨、高速剪切、起声波)、分散剂的种类(十二烷基苯磺酸、聚乙二醇、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分散剂的含量及分散时间对微细导电粉体碘化亚铜在乙二醇中分散性的影响。用SEM对其分散情况进行表征。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探讨及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球磨分散方法、分散荆为钛酸酯偶联剂。含量为1%。分散时间为8h可制得分散性良好的碘化亚铜/乙二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