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α-萘乙酸: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海斌 《化学教育》2009,30(10):6-7
α-萘乙酸是应用广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以促进作物生长、疏花疏果、保花保果、促进生根等。介绍了α-萘乙酸的性质、合成方法、降解途径以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合成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2.
林海斌 《化学教育》2009,30(2):40-42
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特别是进行个人决策时,恰当地运用科学方法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方法要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林海斌 《化学教育》2010,31(3):39-41
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的要求进行分析,认为这2份文件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要求是“简约而不简单”。通过对现行的3套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整理分析,认为现行高中化学课程并没有降低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要求,而是采取“化整为零”的教材组织策略,提出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化学学习的对象、目标和工具的设想,并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海斌  胡江 《化学教育》2009,30(4):61-63
实验既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又是化学教学的有效手段,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探究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方向之一。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实验方案的要素为切入点为实验探究教学创造更多的实践途径,从而实现基于实验的探究教学在理念、思维和操作层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育>2007年第3期刊登了文章<一道无机推断题的综合解析>,其主要内容有以下4部分构成(有改动): 1.例题:A、B、C、D 4种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推断A、B、C、D:  相似文献   
6.
林海斌 《化学教育》2008,29(8):26-27
1 由"深究"发问谈起 中学化学教学中,一般从元素的化合价讨论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如"最低价只有还原性、最高价只有氧化性,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已成为广大化学教师较为一致的认识.然而,对于同一元素在同样的化合价时是否具有相同强弱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往往需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来说明这一事实,不再解释为什么存在着一种差异,即使有学生追问,也多以温度、浓度、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来敷衍,认为中学阶段很难或不能深入到物质的结构知识深度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7.
蔡玲玲  林海斌 《化学教育》2021,42(21):47-51
有机融合学生生活中的经验与体验和化学学习中的认知与思维,可优化课堂进程,提高学习效率,让化学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成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提升的过程。在“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的教学中,以“笔·墨”为情境生成真实问题,在互动、探究、体验中整合物质性质,建构思维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以“探究易拉罐中金属材料的成分”为项目主题,开展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的学习。学生通过“探究可乐易拉罐罐体和罐盖的耐腐蚀性”“探究罐体金属材料是纯铝还是铝合金”“探究罐体铝合金中是否含铁”“探究不同用途铁合金性能和组成的差异”“认识新型合金”等5个项目任务,将铝合金、铁合金及新型合金的学习转化为持续的探究与实践,形成“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能,性能决定用途”的核心观念,养成沟通与合作的习惯,发展批判性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真实而具挑战的任务驱动、自主而开放的学习过程、全程而多元的评价方式,是顺利完成本项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有效地组织并利用教学资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从不同的角度组织教学资源将对数学课堂产生不同的效果.面对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所做的抉择和重组已经成为数学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起始课"和"结束课"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以"结束课"更为突出。通过对"起始课"和"结束课"内容特征的分析,重新审视"起始课"和"结束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有效实施"起始课"和"结束课"的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