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林振民 《化学教育》1986,7(6):38-40
我曾用塑料试制成若干种化学仪器,通过试用,效果良好。现将部分仪器设计图样和用法介绍如下。一、几种塑料化学仪器1.塑料制“喷泉”装置用软塑料瓶制成如图1装置,用手指按住A孔,并轻捏瓶壁,即有少量水上升,然后松开手指,喷泉形成。2.塑料滴液器代替分液漏斗制取某些气体常用分液漏斗作滴液之用(如制取氯气).  相似文献   
2.
林振民 《化学教育》1982,3(4):49-49
初中化学课本第53页[实验2-5]中氢气与空气混和点燃爆炸的演示实验是用玻璃容器进行的。我们用聚乙烯制品代替玻璃容器,安全简便效果很好,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林振民 《化学教育》1981,2(2):42-42
用塑料瓶代替玻璃集气瓶等进行某些化学实验,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可选购大小适宜的聚乙烯塑料瓶,仿下法制作洗瓶、储气瓶等,并应用于实验教学。一、洗瓶按图1加配橡皮塞和玻璃管与玻璃尖嘴弯管。  相似文献   
4.
林振民 《化学教育》2007,28(10):50-50
在许多气体化学实验中,贮气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仪器,然而在一些新编中学化学教材中却形成一种“似有实无”的怪现象,有的教材只提到其名称而无实物,有的连名称也未提及,但是在教材中的许多实验中,却必须应用它,否则实验无法完成。因此解决贮气瓶的问题,应是当务之急。这里介绍一种可以自制的贮气装置,并结合在全国应用较广的新编中学化学教材,即人教版初高中及上教版初中、山东科技版高中教材中的实例,说明这种贮气瓶的多种用途。是否得当,供老师们参考。图1为便于说明其构造与原理,先介绍其原始模型(图1),用一个大玻璃下口瓶,上口插一连有…  相似文献   
5.
林振民 《化学教育》2007,28(5):51-52
新课标颁布后,据此编写的教材甚多,高中有人教版、山东科技版及苏教版3种,初中更是百花齐放,已达十多种.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材值得肯定之处甚多,特别是在倡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上均有所加强,但教材仍存在不足,本文只就实验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6.
林振民 《化学教育》2005,26(Z1):80-8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必修) 》和《化学2 (必修) 》中,在实验教学方面体现新课改精神之处甚多,开辟了“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栏目,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教材还针对以往高中教材中某些难以完成的实验作了一些改进。但是在几则实验安排上,仍存在一定问题,为更好的实施新课程,特做分析并提出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