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数理化   2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N、 N’、N’-四平基对联苯二胺(NTMB)和 3、3’、5、5’-四甲基对联苯二胺(TMB)可以有效地光敏化二苄基砜(DBS)分解和聚苯乙烯砜(PSS)降解。敏化作用是按电子转移机理进行的,电子转移过程可以由NTMB的单重激发态,也可以由三重激发态发生。由三重态电子转移产生的三重态离子自由基对进一步反应生成产物的效率比单重态离子自由基对的效率高10倍。  相似文献   
2.
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聚苯乙烯砜正性远紫外抗蚀剂薄膜和溶液的光氧化反应。发现聚苯乙烯砜的荧光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减少。这一现象和在未辐照的聚苯乙烯砜中加入微量的芳香氢过氧化物或羰基化合物时的情况相同。这表明:聚苯乙烯砜经光照后荧光的淬灭和体系光氧化过程中产生了氢过氧化物或羰基化合物有关。这一方法适宜于对高聚物光氧化初始阶段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制造镭射玻璃的技术和材料。技术包括:清洗玻璃板;将紫外光致聚合物材料涂到玻璃板上;将镭射玻璃母版粘贴到涂有光致聚合物的玻璃板上;紫外光曝光固化;丝网印刷;真空镀膜;涂保护层。紫外光致聚合物材料是由光引发剂、单体、预聚体和其它添加剂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此种镭射玻璃具有很高的抗酸、碱、热和紫外照射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非银盐感光材料与卤化银感光材料相比具有很高的分辨力,但灵敏度较低,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因此,如何提高非银盐感光材料的灵敏度一直是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高效的可见光光敏引发体系是目前光聚合研究中的重要领域.3,3′-二(7-二乙胺基)香豆素酮(R)已被公认为一种高效的可见光聚合敏化染料,并可以与Ar+激光488 nm波长匹配.本文新合成了一种染料3-(4-二乙胺基-苯丙烯酰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S).实验发现在普通碘钨灯照射下,S/邻氯六芳基双咪唑(HABI)体系具有比已有高效染料R/HABI体系更快的光漂白速度和更高的引发聚合效率,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可见光光敏聚合引发体系.而且S在不同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2~489 nm之间,比R红移16~30 nm,因此该体系可以更好地与Ar+ (488 nm)激光器匹配.本文对该染料的光敏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开发具有高灵敏度的感长波长的光敏引发体系是目前感光高分子材料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光敏引发系统只对紫外光敏感.近年来,随着Ar+(488nm)、YAG(532nm)以及He-Ne(633nm)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的长波长光敏引发体系成为研究的重点.其中之一的方法是使引发剂直接感可见光,然而取得的结果并不显著.所以染料敏化又一次成为焦点.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是使光敏引发系统的吸收波长移向长波长,并且具有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4,4′-双叠氮二苯基砜。选用聚乙烯咔唑-4,4′-双叠氮二苯基砜体系,用30W紫外杀菌灯为光源进行了曝光特性的研究,发现在聚乙烯咔唑中加入5%的4,4′-双叠氮二苯基砜,其灵敏度比聚乙烯咔唑本身的灵敏度提高了30倍。该体系并具有很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9.
在高压汞灯的照射下 ,4,4’ 二 (N ,N’ 二甲基 氨基 )苯甲酮 (米氏酮 )与六氟磷酸二苯基碘盐可以有效地发生电子转移反应 ,产生的强酸能够有效地催化六甲氧基次甲基三聚氰胺 (HMMM )与间甲酚树脂之间的交联反应 .这个体系在作为印刷版材研究中获得了很好的结果 .版材的分辨率可达到 7μm ,网点的再现性为 2 % .同时研究了对版材性能产生影响的其它一些因素 .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高分子受阻胺光稳定剂苯乙烯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共聚物在用罗丹明6G光敏氧化降解顺1,4-聚丁二烯过程中的稳定作用。它具有淬灭单线态氧、分解过氧化氢以及捕获大分子自由基的能力,对其光稳定机理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