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1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中药川芎中总内酯的测定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以瑟丹酸内酯为对照品, 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和瑟丹酸内酯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该方法可作为川芎中总内酯的半定量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蝉翼藤茎中蔗糖酯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云南产蝉翼藤(Securidacainappendiculata)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蔗糖酯类成分.采用化学方法和现代光谱分析技术(包括UV,IR,ESIMS,FABMS,1D和2DNMR等)鉴定其结构分别为β-D-(3,4-O-disinapoyl)fructofuranosyl-α-D-(6-O-sinapoyl)glucopyranoside(1),β-D-(3-O-feruloyl)fructofura-nosyl-α-D-(6-O-sinapoyl)glucopyranoside(2)和β-D-(3-O-feruloyl)fructofuranosyl-α-D-(6-O-feruloyl)gluco-pyranoside(3).其中,化合物3为新的阿魏酸蔗糖酯,命名为蝉翼藤糖酯A(SecurosideA).  相似文献   
3.
薄涛  杨学东  贡素萱  李克安  刘虎威 《色谱》2003,21(6):535-540
研究了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中以β-环糊精(β-CD)和磺酸化β-CD为添加剂时10个山酮类化合物电泳行为的差异,并用毛细管电泳求得β-CD 和磺酸化β-CD与山酮类化合物间的结合常数。在分子动力学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了β-CD 、磺酸化β-CD与山酮类化合物的包合过程,从而求得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同时,运用量子化学计算了山酮分子的物化参数,并选择相互作用能(INE)、疏水常数(log P;其中P为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和山酮分子总能量(TE)作为分析结构-电泳迁移定量关系的物化参数,用以研究分离机制及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神光Ⅱ激光装置的计算机控制水平,以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工具EPICS为框架,设计并开发了神光Ⅱ装置的集中控制系统。具体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软件的逻辑组成,并以数据库和驱动程序为实例探讨了在Linux环境下EPICS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满足神光Ⅱ装置对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也为高功率激光装置的集中控制提供了新方案。  相似文献   
5.
郭鹤男  杨学东  刘军  郑文凤 《色谱》2012,30(7):690-695
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指导下,针对性地分离制备了黄芩药材中系列黄酮成分对照品。首先对黄芩药材乙醇提取物进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获得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和质谱特征。经波谱数据解析结合文献对比,鉴定了黄芩药材中的19种黄酮类成分。然后根据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和文献,设计了目标成分对照品的制备流程,采用低压制备柱色谱法依次制备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共5种黄酮类成分的对照品。结果表明这5种黄酮类成分对照品的纯度均大于98%。该方法可用于针对性地快速分离制备中药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6.
川芎中内酯类化学成分的提取与溶剂萃取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川芎中4种主要内酯的总量为指标,系统地研究了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次数、回流温度、萃取溶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水浴回流法提取川芎内酯的影响,确定了川芎内酯的最佳提取工艺:10倍量体积分数75%的乙醇,60℃水浴中回流提取两次,乙酸乙酯作萃取溶剂,萃取溶剂的最佳用量为11mL/g药材。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剂萃取后的提取物中4种主要内酯(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瑟丹酸内酯和蒿本内酯)的总量为24%~30%。  相似文献   
7.
关于某些参数对原子吸收喷雾速率的影响,通常应用流体力学的Poiseuille公式(Q1=πR4ΔP/3ηL)来描述。但是目前的文献对公式中ΔP的解释尚欠具体和统一。诸如压力[1]、有效压力差[2]、引起液体流动的压力[3]、溶液对毛细管内壁的有效压力等,这些解释都没有明确而具体地反映原子吸收雾化过程的实际情况。目前更无深入研究ΔP对喷雾速率Q1影响的报导。  相似文献   
8.
杨学东 《光谱实验室》2000,17(5):556-558
采用磷酸-高碘酸钾比色法,通过大气采样器,定量抽取工作车间的空气空气中的各种飘浮物与被微孔滤膜阻留。用磷酸溶样,在酸性溶液中,锰及其化合物被高碘酸钾氧化而生成紫红色高碘酸盐,再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  相似文献   
9.
建立甘草酸发酵液中甘草酸及其发酵产物乌拉尔甘草皂苷乙、3-O-β-D-葡萄糖醛酸-24-OH-18β-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18α-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和甘草次酸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的生产工艺研究及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学基础。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B)-1%乙酸溶液(A)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 min,63%B;40 min,66%B;50 min,75%B;70 min,90%B;80 min,90%B。体积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甘草酸、乌拉尔甘草皂苷乙、3-O-β-D-葡萄糖醛酸-24-OH-18β-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18α-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和甘草次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25~180.0μg/mL(r=0.9986);3.031~96.99μg/mL(r=0.9978);2.595~83.00μg/mL(r=0.9999);62.50~2000μg/mL(r=0.9999);11.25~180.0μg/mL(r=0.9980);1.560~50.00μg/mL(r=0.9992);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3%,101.2%,98.4%,101.9%,101.7%,97.42%,RSD分别为2.5%,1.4%,0.96%,2.8%,0.73%,0.32%。  相似文献   
10.
褪黑素因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而作为保健品的主要添加成分被广泛使用。测定褪黑素含量的方法有生化免疫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及色谱-质谱联用法等。主要介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褪黑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