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数理化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1.
以物理化学教材中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的内容编写为研究对象,详细比较了不同版本中英文教材中对该部分知识的概念表述、内容取舍、编排方式等,其中中文教材按照学科类别(如理科版、工科版、农林版等)和同一主编不同版本两种方式进行了比较,英文版物理化学教材比较了五个版本,其中对Atkins主编的教材进行了三个版次的分析。追溯、剖析了该部分内容编写方式的差异和演进变化,为相关学科的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化学的"界面与胶体化学"部分,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和拉普拉斯公式是非常基础的内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灵活掌握至为重要,也是该章后续学习的关键。本文以分析两个连通气泡的变化为例,结合演示实验,实施研讨式教学,通过多角度(力学、能量等)、多层次(变化的方向、变化的限度)分析,巩固学生对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及拉普拉斯公式的理解,进而与两个连通气球的变化进行类比,分析两个体系的异同点。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物理化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基于问题的研讨式教学,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钴铁和镁铁水滑石的合成及热稳定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军涛  李武客  詹正坤 《合成化学》2004,12(4):329-332,J002
采用低过饱和共沉淀法合成了n(Co或Mg):n(Fe)=2:1,3:1,4:1的钴铁和镁铁水滑石。XRD分析表明两者晶体结构相似,但TG—DTA分析表明两者热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钴铁水滑石只在180℃附近有一个吸热峰,而镁铁水滑石在200℃和365℃附近有两个吸热峰,分别对应于层间水和层板羟基及层间碳酸根离子的脱除,这说明后者的层间水分子和碳酸根离子与层板上的羟基及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于前者,镁铁水滑石的热稳定性强于钴铁水滑石。  相似文献   
4.
社会化学——一门有重要意义的新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7月,唐有祺、王夔两位院士主编的《化学与社会》作为化学类第一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问世。许多学校陆续开设了该类课程,并有类似的教材出版,如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化学与人类》,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化学与现代文明》等等。我校于1997年秋即开设了该课程,且一直持续至今。后来,我们又为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和教育硕士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社会化学”。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两种高氯酸铒和甘氨酸及丙氨酸的混配型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化学分析、热重、差热及与有关文献对比,确定其组成为[Er2(Gly)4(Ala)2(H2O)4](ClO4)6.3H2O和Er2(Gly)5(Ala)3(ClO4)6.2H2O.用溶解量热法在具有恒温环境精密溶解-反应热量计上分别测定了298.15K时两种配合物的反应物和产物在2mol/LHCl溶液中的溶解焓.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求出配位反应的焓变ΔrHm,进而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ΔfH—○—m—{[Er2(Gly)4(Ala)2(H2O)4](ClO4)6·3H2O,s,298.15K}=-7408.60kJ·mol-1;ΔfH——m○—{Er2(Gly)5(Ala)3(ClO4)6·2H2O,s,298.15K}=-7079.16kJ·mol-1.  相似文献   
6.
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都是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量度。为什么要引入摩尔电导率?这是初学者常产生的疑惑。明确理解这一问题,对准确掌握摩尔电导率的概念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报道三齿配体N,N-二(2-苯并咪唑甲基)亚胺(IDB)及单核镍(Ⅱ)配合物[Ni(IDB)~2][C~6H~4(OH)COO]·ClO~4·CH~3CH~2OH·H~2O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催化尿素水解活性。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1010(2)nm,b=1.3800(3)nm,c=1.5550(3)nm,α=100.75(3)°,β=102.97(3)°,γ=107.56(3)°,V=2.1113(7)nm^3,Z=2,F(000)=952,D~c=1.438g/cm^3,M~r=914.01,μ=0.591mm^-^1。最终因子R[I>2σ(I)]:R~1=0.0591,ωR~2=0.1325;R(全部数据):R~1=0.1302,ωR~2=0.1572。结构分析表明,镍(Ⅱ)分别与两个配体中的四个苯并咪唑氮和两个亚胺基氮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构型。用气相色谱仪测定配合物催化尿素水解的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