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数理化   2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全取代的乙基纤维素在浓硫酸催化下与醋酸反应,生成乙基醋酸纤维素。乙基醋酸纤维素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形成溶致性液晶。随浓度的升高,溶液从各向同性态经两相共存,转变成完全的液晶态。在加热溶液时,可以看到两相共存状态的形成和液晶相的完全消失,降低温度,液晶相又可以再生成。在液晶相生成的过程中,存在过冷现象,液晶聚集的区域由许多微小的取向区域组成,它们的取向方向不相同。溶液的n—c曲线在各相同性、两相共存和液晶态区域内是直线,但在这些相态之间相互转变时出现转折点。溶液的双折射△n=ne—no在两相共存与液晶态相互转变时也会发生较大变化。乙基醋酸纤维素大分子链的刚性随有机酸溶剂体系的酸的强度增大而增大,使临界浓度C_1~*随溶剂酸的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乙基醋酸纤维素/二氯乙酸胆甾型液晶溶液的液晶相和各向同性相在两相共存时,表现出明显的相分离行为。在胆甾相中,液晶相的织态结构随浓度而变化,可以形成园盘结构、油纹结构以及取向微区的无规堆集结构。在前两种结构中,分子链排列层垂直于玻片表面,螺旋结构的轴向与玻片表面平行。  相似文献   
3.
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处于两个形变阶段的聚乙烯球晶在退火前后的形态,发现形变的第一阶段是可逆的,属弹性形变;第二阶段是不可逆的,属塑性形变。还发现聚乙烯纤维在单向拉伸下的断裂是通过细纤维或细纤维束的相互滑移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溶液聚合中,用两种加料方式对嵌段聚醚氨酯(SPEU)本体形态结构的影响。由透射电镜观察的结果发现,在预聚反应过程中采用两种加料方式,其最终聚合产物(SPEU)都具有明显的两相结构;加料方式不同主要影响SPEU中分散相的形态和其内的聚集态结构:(1)采用将端羟基的聚四次甲基醚(PTMEG)溶液滴加到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溶液中,俟反应完成后再滴加入扩链剂(Extender)的加料方式所制得的SPEU其分散相在形态上呈现为小棒条状,这种分散微区的宽度一般在10—60nm范围内,从选区电子衍射结果证明这种微区的结构是结晶的。(2)而采用将MDI的溶液滴加到PTMEG溶液中,俟反应完成后再滴加Extender的加料方式所制备的SPEU其分散相在形态上呈现为球形,它们的直径多在100至300nm范围内,由电子衍射证明这种分散微区的结构是无定形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电镜、小角激光光散射(SALS)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乙基醋酸纤维素溶致性液晶态从非平衡到平衡过程的转变,同时研究了从液晶态结晶的固体形态。在两玻片之间受力的液晶溶液,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重新形成。主要以带状和球晶的形态存在,溶剂挥发以看,部分球晶发生变化,还观察到各区域的取向结构,并证实了从液晶态结晶的晶型与各向同性溶液结晶的晶型相同,但完整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索尔维型β-TiCl_3,δ-TiCl_3的形态和结构,证实在制备过程中发生了由β-TiCl_3转变为δ-TiCl_3的晶形转化过程,计算了1克索尔维型δ-TiCl_3所能形成的活性中心数目,并发现在电子束的轰击下,β-TiCl_3会转化为δ-TiCl_3,δ-TiCl_3微晶粒会长大,此外还用超高压电镜观察了聚丙烯颗粒,提出了对聚丙烯颗粒形成过程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PET球晶的拉伸性能与球晶结构的关系以及无定形PET的取向和结晶,我们采取了两条不同的路线来制备样品:(1)先用溶液浇铸成膜的办法制备具有正球晶、负球晶或非常球晶的薄膜,然后进行单轴拉伸。电子显微图象及电子衍射证明,球晶的拉伸性能与C轴和球晶半径方向的夹角有关,夹角愈大拉伸愈困难;(2)先制备无定形的薄膜,然后在玻璃化温度附近进行单轴拉伸以获得C轴取向,再在215℃退火,使之结晶。电子衍射图证明,这样制备的样品具有高度的C轴取向。DSC结果表明,结晶的完善程度远比球晶的为高。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知識領域中最年青之一的高分子科学,它不过是在二十世紀20年代的末期才出現的,只有在二十年代末期才証明高分子物貭是由巨大的柔順的鏈状分子組成,并具有其各自的特性。本世紀30年代是高分子科学的形成时期,苏联学者的創造性的劳动占着重要的地位。离这个年代还很远以前,在1875年伟大的俄罗斯学者A.M.布特列罗夫(),即化学結构理論的創始者,已經发现了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即是自低分子化合物(单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A.M.布特列罗夫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乙基氰乙基纤维素溶致性液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勇  陈鸣才  李历生 《化学学报》1988,46(4):367-371
纤维素和纤维素衍生物在适当的溶剂中可以形成溶致性液晶, 乙基氰乙基纤维素是纤维素的一种混合醚类衍生物, 本文研究了其溶致性液晶的形成, 结构以及不同溶剂对形成液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聚乙烯球晶在单向拉伸下由球晶结构转变到纤维结构的全部过程,电子显微图象及大小角电子衍射表明,纤维是由一束“细纤维”所组成,细纤维则是由垂直于细纤维轴的折迭链块沿纤维轴的方向平行排列而组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