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8篇
数理化   13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BPO引发的溶液聚合 ,合成了水溶性的星状C6 0 苯乙烯 苯乙烯磺酸钠的三元共聚物 [Star shapedC6 0 poly(St SS) ],运用自组装技术 ,在水溶液中 ,含C6 0 的三元共聚物与重氮树脂 (Diazoresin)通过正负离子间的吸附力在云母基片上交替一层一层有序地组装成固体膜 .自组装膜经紫外光幅照反应 ,通过重氮基的分解 ,层间连接的离子键转变成共价键 ,从而增加薄膜的稳定性和堆砌密度 .用原子力显微镜 摩擦力显微镜(AFM FFM)考察了C6 0 在膜中的承载作用及比较不同链结构、不同链长、不同层数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和微摩擦性能 .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了聚合物薄膜的微摩擦性能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链长和膜的层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1.对环化聚合的反应机构作了动力学探讨,认为除文献上所考虑的单分子环化机构外,还应当考虑双分子环化机构。并得到聚合组分方程为线性方程; 2.通过二丙烯基丙二酸二乙酯(DDM)及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DAP)的环化聚合研究,以及对文献上二甲基丙烯酸二缩乙二醇酯(DDMA)聚合数据的处理,验证了所得的聚合组分方程。在DDM聚合时按双分子环化机构反应速度比按单分子环化至少快16.3倍;在DAP及DDMA聚合时双分子环化机构与单分子环化机构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学报》1998,(4):494-497
重氮树脂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相互作用研究罗杨磊曹维孝(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关键词重氮树脂,十二烷基硫酸钠,负性PS版随着化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大分子与小分子在溶液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自组装能力,...  相似文献   
4.
Initiation mechanism of the photopolymerization of acrylonitrile and methyl methacrylate, usingbinary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 (CAH)-aniline systems as initiator, was studied. The strongerthe electron-donating ability of the aniline derivatives, the faster the the of photopolymerizationwill be. The radical intermediates produced by photoreaction between anthracene and anilinewere detected with ESR spectra. The initiation scheme involves the formation of exciplex betweenthe excited singlet state of CAH and the ground state of aniline as the first step, and then followedby proton transfer, leading to the generation of two kinds of radicals. From the end-group analysisof the polymers obtained, it is suggested that both kinds of radicals are involved in the initiation.  相似文献   
5.
1991年Decher等将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 ,于水溶液中交替沉积在片基上 ,制备了多层超薄膜[1] ,这种制膜方法现称为静电自组装 .它操作简单 ,无需专用设备 ;一般在水体系进行 ,对环境友好 ;静电力比范德华力强 ,使它比LB膜稳定 ,所以近年来有很大发展[2 ] .现在自组装成膜驱动力已从静电力扩展到氢键力、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等 ,用于组装的组分也从聚电解质扩展到多官能团小分子、胶体粒子、无机纳米颗粒 ,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等[3~ 11] .虽然自组装膜比LB膜稳定 ,但它也不耐极性溶剂、电解质水溶液等侵蚀 .如…  相似文献   
6.
胺促进丙烯酸酯氧化和聚合与胺及丙烯酸酯结构有关。芳香胺氮原子或苯环上有正性取代基时,促进作用大。带醚键的丙烯酸酯氧化和聚合快。 胺引发丙烯酸酯聚合认为先是胺促进丙烯酸酯氧化,生成单体过氧化物,与胺再形成复合物,分解产生自由基,促进更多丙烯酸酯氧化,继而引起聚合。  相似文献   
7.
含氮给体结构对丙烯腈电荷转移光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于正性烯类单体,主要是乙烯基咔唑的电荷转移聚合,诚田已作过详细综述。负性烯类单体的电荷转移聚合主要研究的单体是丙烯腈(AN)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Barton等研究了芳烃为引发剂的MMA光聚合。我们研究了芳胺为引发剂的光聚合。 芳胺,尤其是芳叔胺,是较强的电子给体,与负性单体在光照下经激基复合物而引发聚合,我们的实验表明,吡啶及其同系物(喹啉与吖啶)并不象吡咯及其同系物(吲哚与咔唑)那样有效地引发AN等负性单体的光聚合(见表1)。从图1所示的结构看,它们有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化学系早自1953年开始招收高分子化学研究生,1955年首次有高分子专业毕业生,并于1958年在国内首先成立高分子化学教研室,有著名化学家、学部委员冯新德教授任教研室主任廿余年。在冯先生言传身教和其他教师努力下,北大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作  相似文献   
9.
利用层间的静电吸附作用,重氮树脂和不同种类的含金属纳米粒子被依次吸附到硅片表面形成层层自组装膜。通过改变自组装膜的层数可以控制纳米粒子在表面吸附的量,同时利用重氮树脂的光敏特性可以实现纳米粒子在表面的图案化排布。以这些纳米粒子为催化剂,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在硅片表面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  相似文献   
10.
我们发现芳香叔胺是丙烯腈聚合极有效的光引发剂。芳香叔胺苯环上氢被正性基取代时,引发能力增加,被负性基取代时,引发能力下降。下列胺的活性次序是:N,N-二甲基对甲苯胺(DMT)>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DHET)>N,N-二甲基苯胺(DMA)>N,N-二甲胺基苯甲醛(DMB)>N,N-二甲基对硝基苯胺(DNA)。芳香叔胺引发丙烯腈光聚合属自由基机构,聚合速度与叔胺浓度的0.66次方成正比。在叔胺浓度为10~(-2)—10~(-4)M范围内,聚合物平均聚合度的倒数与叔胺浓度的0.5次方成正比。初步认为在紫外光激发下,芳香叔胺与丙烯腈分子生成激发态电子转移络合物,再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丙烯腈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