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pH 4.1的条件下,铜与洛美沙星、曙红反应生成三元络合物,使曙红溶液褪色并产生新的吸收峰,最大褪色峰谷波长位于508 nm,三元络合物吸收峰波长位于546 nm.利用吸收峰、谷的高度差,进行洛美沙星的测定,洛美沙星的质量浓度在0.7~3.8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47×104 L·mol-1·cm-1,检出限为0.46 mg/L.该方法用于HCl洛美沙星片剂样品中洛美沙星的测定,准确、灵敏、选择性好.对样品平行6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42%~3.1%,回收率为92.6%~106.9%.  相似文献   
2.
吖啶橙-罗丹明6G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定量测定茶多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λex/λem=450/556 nm,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存在下,吖啶橙(AO)-罗丹明6G(R6G)间能够发生有效的能量转移,使R6G荧光大大增强。酸性条件下,茶多酚的加入使体系R6G的荧光发生猝灭。利用AO-R6G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定量测定茶多酚,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茶多酚含量在0.75~60mg/L范围内与R6G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35 mg/L。6次平行测定样品相对标准偏差1.36%~2.17%,回收率为93%~107%。该方法用于茶叶样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利用荧光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洛美沙星(LMX)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洛美沙星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 其猝灭类型主要为静态猝灭. 在不同温度下求得了洛美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 发现随反应温度上升K值下降. 由热力学参数确定了洛美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主要为色散力. 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洛美沙星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又根据Fōrster理论, 测得了洛美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 相互结合距离. 进一步证明了该反应是单一静态猝灭过程, 阐述了其猝灭机理是通过能量转移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等色吸收荧光猝灭法快速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醇介质中, 强荧光染料吖啶的荧光波长478 nm与苏丹红Ⅰ的吸收光波长480 nm十分接近, 由于等色性苏丹红Ⅰ能够有效吸收吖啶发出的荧光, 使吖啶在激发波长λex=410 nm、荧光波长λem=478 nm处荧光猝灭, 依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测定苏丹红Ⅰ的新方法. 该方法快速、简便, 其线性范围为3.72~37.2 mg/L, 方法检出限为1.1 mg/L. 用于辣椒、辣椒酱食品中痕量苏丹红Ⅰ的测定. 6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0.8%~2.7%, 加标回收率为89.5%~104.0%.  相似文献   
5.
基于司帕沙星能够猝灭四溴荧光素的荧光且荧光猝灭程度与司帕沙星的量成正比,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司帕沙星的方法。在pH3.5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四溴荧光素激发波长λex=485nm、发射波长λem=545nm,司帕沙星的质量浓度在0~2.0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检出限为42.7μg/L。已用于片剂及胶囊中司帕沙星的测定。6次平行测定回收率为93.8%~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1.1%~2.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