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数理化   1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吴绍祖  方文焕 《分析化学》1995,23(11):1247-1251
本研究了一个高灵敏的测定镉的方法,离心光度法,该体系络合物λmax=560nm,表观摩尔吸系数ε560=5.06×10^8L.mol^-1.cm^-1,Cd^2+浓度0.10×10^-2-1.0×10^-2μg/10mL呈线性关系,本法已用于血清和水中痕量镉的测定,探讨了高灵敏的显色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痕量Au Bi和Cd的萃取浮选及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选法分离痕量金属离子,由于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浮选法使Au~(3 )、Bi~(3 )和Cd~(2 )同KBr反应生成的络合阴离子与碱性染料罗丹明B(RB)生成既疏水又疏有机溶剂的三元离子缔合物,后者经甲苯浮选分出,用二甲基甲酰胺(DMF)溶解后,可用原子吸收法测定Au、Bi和Cd的含量。本方法用于海水,锌片和矿样中上述三种元素的微量测定,可提高检测灵敏度,而且K、Na、Ca、Mg等共存离子不生干扰。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铁-邻菲啰啉-溴甲酚蓝显色体系-离心光度法测定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铁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极为重要的微量元素。健康者的血清铁为11-16μmol/L。人体缺铁或铁摄入过量、积累都对人体健康有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清铁与恶性肿瘤有其相关性。铁临床检验多采用二元络合物显色体系如硫氰酸盐法、邻菲啰啉(phen)法和α,α-联吡啶法等,这些方法不仅灵敏度低(ε多为l04L·mol-1·cm-1),且多需将Fe(Ⅲ)还原为Fe(Ⅱ)再行显色测定。本文研究了Fe(Ⅲ)-phen-溴甲酚蓝三元络合物显色体系-离心光度法直接测定高铁,其灵敏…  相似文献   
4.
铁-硫氰酸盐-结晶紫体系-离心光度法测定血清中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文焕  吴绍祖 《分析化学》1996,24(12):1405-1408
本文提出了高灵敏离心光度法测定血清铁的新方法。在Fe-SCN-CV体系中,λmax625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7X106 L·mol-1·cm-1,Fe(Ⅲ)量在20~16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将此法用于人体血清铁的临床检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铁—硫氰酸盐—结晶紫体系—离心光度法测定血清中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文焕  吴绍祖 《分析化学》1996,24(12):1405-1408
本文提出了高灵敏度心光度法测定血清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浮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绍祖  方文焕 《分析化学》1991,19(3):286-290
  相似文献   
7.
8.
9.
金属氯化物浮选行为研究及在金分析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浮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绍祖  方文焕 《分析化学》1991,19(3):286-290
本文研究了浮选技术与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相结合的新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连续测定多种痕量元素,操作简便快速。建立了M-SCN-RB、M-I-MB、M-I-MV、M-Br-RB萃取浮选和M-SCN-CPC泡沫浮选体系,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研究了金属离子在上述各体系中的浮选行为和分析特性,讨论了测定灵敏度,选择性和竞争浮选的问题。已用于测定水中ppb级Cd、Ag、Au、Pb、Cu、Bi和矿物中Au、Ag、Cd、Pb、Cu、Bi,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