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数理化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3种Cu(II/I)配聚物及超分子,(1)[K2Cu2(ox)(btec)(MeOH)2]n,(2){[Cu(pdc)(H2O)2]· H2O}n,(3)[Cu(cyan)(phen)]·H2O (H2ox:草酸, H4btec:均苯四甲酸, MeOH:甲醇, H2pdc:2,5-吡啶二羧酸, phen:邻菲啰啉, Hcyan:氰尿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固体紫外-可见(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解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具有三维(3D)无限结构的配聚物;(2)是具有二维(2D)无限结构的配聚物,但又通过氢键进一步连成了三维(3D)网络,(1)与(2)的中心金属均为Cu(II)离子;(3)为含Cu(I)的单核配合物,但又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它成为2D超分子化合物.配合物SPS结果显示,配合物(1)-(3)在300-800 nm范围内都呈现光伏响应,表明三者均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能力.讨论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维数、配体种类、中心金属离子价态及配位微环境对SPS的影响,并将SPS与UV-Vis光谱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3种Cu(Ⅱ/Ⅰ)配聚物及超分子, (1) [K2Cu2(ox)(btec)(MeOH)2]n, (2) {[Cu(pdc)(H2O)2]?H2O}n, (3) [Cu(cyan)(phen)]?H2O (H2ox: 草酸, H4btec: 均苯四甲酸, MeOH: 甲醇, H2pdc: 2, 5-吡啶二羧酸, phen: 邻菲啰啉, Hcyan: 氰尿酸).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固体紫外-可见(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构解析结果表明, 配合物(1)是具有三维(3D)无限结构的配聚物; (2)是具有二维(2D)无限结构的配聚物, 但又通过氢键进一步连成了三维(3D)网络, (1)与(2)的中心金属均为Cu(II)离子; (3)为含Cu(I)的单核配合物, 但又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 使它成为2D超分子化合物. 配合物SPS结果显示, 配合物(1)-(3)在300-800 nm范围内都呈现光伏响应, 表明三者均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能力. 讨论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维数、配体种类、中心金属离子价态及配位微环境对SPS的影响,并将SPS与UV-Vis 光谱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3.
该文建立了三苯基膦三间磺酸钠(TPPTS)的核磁氢谱(~1H-NMR)、核磁磷谱(~(31)P-NMR)、定量分析方法。通过~1H-NMR、~(13)C-NMR、~(31)P-NMR并结合~1H-~1H COSY、~1H-~(13)C、~1H-~(13)C HMBC对TPPTS的氢原子、碳原子以及磷原子的化学位移进行归属;氢谱定量选用三■烷作内标、氘代N,N-二甲基甲酰胺(DMF-D_7)作溶剂,磷谱定量选用KH_2PO_4作内标、氘代水(D_2O-D_2)作溶剂,通过对混合体系中各自旋核纵向弛豫时间(T1)的测定,为弛豫延迟时间(D1)的合理设置提供依据。以上两种方法对体系中TPPTS的定量分析结果分别为(58.72±0.21)%、(58.51±0.21)%,测定结果一致性高、平行性好,且检测过程无需待测组分的标准品,能实现TPPTS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4.
基于暗原色先验理论,提出一种单幅图像去雾算法,并对其中的可调参数进行讨论,分析参数变化对去雾效果的影响。针对原算法中提到不用特殊处理的天空区域进行验证,发现此区域需要进行单独处理,通过设置阈值将天空区域隔离出来进行处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引入的导向滤波算法进行研究,分析算法中各项参数对算法实时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实时性,对图像进行缩小处理,以减少求取透射率所需的时间,再利用插值法将透射率图还原至原图尺寸,从而得到无雾图像。实验证明,此方法在保证去雾效果的前提下,可将算法整体运算时间降低85.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