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通过双相薄层层析对14株芽孢杆菌模式菌株的细胞极性脂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多数芽孢杆菌含有磷脂乙醇胺,磷脂酰基油和含糖的磷酸类脂,获得的极性脂图谱分成5种不同的类型,不同属的芽孢杆菌其细胞极性脂的类型不同,而同一属中不同的种,其极性脂图略有差异,实验结果一方面表明极性脂可以作为芽孢杆菌化学分类的重要指征,同时也为芽孢杆菌的化学分类填补了数据。  相似文献   
2.
耐辐射奇球菌抗辐射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分析了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色素物质。紫外照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紫外辐射能力。紫外扫描、高压液相测定和显色反应表明这种抗辐射物质含有萜类双键,主要吸收峰在310nm处,保留时间为4.632min,其含量占总量的53.04%,初步确定这种色素物质为类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3.
芽胞杆菌模式菌株细胞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气相色谱对10个芽胞杆菌模式菌株的细胞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经UPGMA,NTSYS-Pc系统聚类分析绘制的树状图谱可以清楚地将4个属的菌株分成4个不同的类群,而且同一类群中不同的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由此可见,控制芽胞杆菌的培养条件及生长状态,同样有效地使脂肪酸组分成为芽胞杆菌化学分类的重要指证。  相似文献   
4.
抗坏血酸对λ噬菌体紫外诱导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研究抗坏血酸对紫外诱导λ噬菌体的影响 ,从自由基角度探讨了λ噬菌体紫外诱导过程的机制。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可有效抑制紫外对λ噬菌体的诱导 ,抑制效果具有明显的量效性。抗坏血酸浓度为 31 .8μmol/L时 ,抑制率高达 98%。细胞密度影响试验表明细胞密度为 4× 1 0 8cells/m L时 ,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最高。随着细胞密度的逐渐增加或减少 ,噬菌斑形成单位数均呈下降趋势。利用电子自旋共振及自旋捕捉技术 ,检测到紫外诱导过程中的自由基信号 ,其强弱与细胞密度密切相关 ,1 0 8cells/m L时自由基的信号明显强于 1 0 10 cells/m L。抗坏血酸的加入可消除所产生的自由基信号。由此可得出结论 :λ噬菌体的诱导裂解与自由基密切相关 ,抗坏血酸由于清除了所产生的自由基而对λ噬菌体的诱导裂解起到抑制  相似文献   
5.
芽胞杆菌全细胞热裂解气相色谱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热裂解气相色谱对14 个芽胞杆菌模式菌株全细胞进行分析, 确定芽胞杆菌不同属间特征性谱峰;利用STATISTICA 系统对热裂解气相色谱图中30 个主要谱峰进行聚类分析, 绘制出的树状谱清楚地表明各菌株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