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数理化   2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荧光猝灭法测定人发中微量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丙肾上腺素在pH9.91的伯瑞坦 罗比森缓冲溶液中被MnO-4氧化,导致其荧光强度显著减弱。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为278nm和616nm,MnO-4浓度在0.01~0.64mg·L-1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将其用于人发中微量锰的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超高交联树脂对苯胺的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水溶液中超高交联树脂AM-1和NJ-8及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 XAD-4吸附苯胺的热力学特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在稀溶液中3种树脂吸附苯胺都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其中AM-1和NJ-8对苯胺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由于AM-1和NJ-8的微孔结构和表面存在酸性基团的吸附中心,对苯胺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硅钨杂多酸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抗艾滋病病毒、抗流感病毒和抗肿瘤的药物,引起了人们对多金属氧酸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极大关注。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任何变化引起的构象变化都意味着蛋白质分子的活性改变,因此,蛋白质与内源性化合物及许多药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关注[1 ̄3]。血红蛋白是动物及人体内执行输氧任务的蛋白质,是生命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血红蛋白分子中每条α链和β链含有的色氨酸(Trp)残基分别为α-14Trp、β-15Trp、β-37Trp。Alpert[4]等认为位于疏水腔内的β-37Trp是血红蛋白内源荧光的主要来源,同时β…  相似文献   
4.
Cr(Ⅵ)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CD光谱法研究了K2Cr2O7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铬(Ⅵ)使BSA的紫外吸收降低,峰位红移,表明铬(Ⅵ)与BSA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铬(Ⅵ)酸根离子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Gθ0,ΔHθ和ΔSθ分别为-12.60kJ/mol和56.60J/(mol.k),表明上述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铬(Ⅵ)酸根离子与BSA之间以静电作用力为主;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铬(Ⅵ)与牛血清白蛋白中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r=2.85nm;同步荧光和CD光谱研究表明,铬(Ⅵ)使BSA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α-螺旋含量降低,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减小。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经间苯三酚进行化学修饰的吸附树脂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以NDA150作为参照,对比了两种吸附树脂对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间苯三酚、2,6-二氯酚以及间苯三酚/2,6-二氯酚双组分体系的吸附研究,并探讨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温度下FZH33对溶液中间苯三酚、2,6-二氯酚的吸附过程存在化学吸附效应,和NDA1...  相似文献   
6.
桔皮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桔皮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桔皮苷分子与BSA作用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并存在非辐射能量转移。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桔皮苷与BSA之间主要为氢键或范德华作用力,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测得了供体与受体间结合距离r和能量转移效率E;并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桔皮苷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荧光光谱法研究茶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荧光光谱法研究茶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茶碱;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新的胺基修饰的超高交联AH系列吸附树脂.以弱碱树脂D301和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100为参照,测定了AH系列吸附树脂吸附水中苯酚、对氯苯酚、对甲苯酚、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修饰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苯酚.对甲苯酚、对氟苯酚的吸附量比ND100和D301更大,而D301树脂对对硝基苯酚有最大的吸附量.提出了AH系列树脂对4种酚类化合物吸附行为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异丙肾上腺素在 p H=6 .8的情况下与钼酸根离子显色 ,实验结果表明 ,在最大吸收波长 376 .7nm处 ,钼酸根离子浓度在 1.0— 7.0 μg/ 10 m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38× 10 5L·mol-1·cm-1。该法用于钢中钼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光谱法研究铬(Ⅵ)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根成  范苏 《无机化学学报》2009,25(7):1199-1204
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CD光谱法研究了K2Cr2O7与牛血红蛋白(BHb)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表明,加入铬(Ⅵ)酸根离子后,BHb分子中Soret带的吸收持续降低, 峰位红移,说明铬(Ⅵ)酸根离子可能使部分血红素辅基从BHb的空腔中脱离出来,部分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荧光光谱表明,铬(Ⅵ)酸根离子与BHb形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Hb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表明上述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铬(Ⅵ)酸根离子与BHb之间以氢键和范徳华力相互作用为主;并用同步荧光和CD光谱技术考察了铬(Ⅵ)对BHb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