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数理化   1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余辉发光玻璃SrAl2O4∶Dy, Eu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低熔点破璃中掺杂一定量的长余辉发光粉制备了性能优良的长余辉发光玻璃。在保证发光玻璃均匀透明的基础上,发光性能随发光粉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强,尽量降低假烧温度和减少保温时间可以保持良好的发光性能,在还原气氛制备的发光玻璃性能优于在空气中制备的。煅烧工艺对发光玻璃的微观结构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非对称混合电池/混合电容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对称混合电池/混合电容器(asymmetric hybrid electrochemical cell/capacitor, AHEC)的发展源于电动汽车、电子存储设备、家用电气、航天航空设备等对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储能装置的需求。AHEC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较低的自放电性能和高于电池的功率密度、高于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本文对非对称电池/电容器的发展历史做了简短的介绍,重点讨论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惠乐  唐子龙  罗绍华  张中太 《化学进展》2007,19(10):1460-1467
本文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LiFePO4正极材料的基本原理及近几年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碳包覆活性物质、掺杂和多形态纳米化制备技术三种改性方法以及它们对LiFePO4正极材料性能的提高进行了总结。取得的成效主要有,容量得到提高、颗粒尺寸和碳含量有所减小,热处理过程所需时间大大缩短。文中进一步指出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对制备过程的深入认识,产品成本以及环境污染。最后对其商业化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对纳米Y-TZP(氧化钇稳定)坯片在新型水基凝胶流延成型工艺中,气氛条件对浆料固化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克服纳米Y-TZP浆料中有机单体在聚合反应过程中的氧阻聚效应,对成型坯体进行氮气等惰性气氛保护,可以有效地隔绝氧气,顺利完成浆料的固化过程。同时研究发现由于有机单体聚合反应中伴随着NH3分子生成,在一定真空度下,反应平衡有利于向气体生成的方向进行,有助于提高聚合反应速率,从而加快了浆料的固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气敏传感器已在生物、化学、航空、军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鉴于WO3基气敏传感器是检测H2S、NOx、O3和NH3等气体最有前景的新型氧化物气敏传感器之一,本文以不同的敏感气体为分类依据系统阐述了近年来WO3基气敏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详细探讨了制备方法及贵金属掺杂对上述各种气体气敏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了目前WO3基气敏传感器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种简单的合成工艺 ,将铝和锂混合掺入到主尖晶石相锰酸锂中 ,研究不同掺杂铝量对材料的初始容量及循环稳定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同时掺杂铝锂的材料要比单独掺杂铝或锂的循环稳定性好 .利用扫描电镜、粉末X_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对材料形貌及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掺杂铝锂材料颗粒细小、分布均匀 ,具有较好的结晶性能 ,较高的初始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其初始容量达 119mAh/g ,循环 2 0 0次后容量仍然保持在 10 6mAh/g  相似文献   
7.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Al18B4O33:Eu,Tb荧光粉.采用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别对样品进行了热分析、结构和形貌分析,采用荧光光谱仪和亮度计测试样品的激发发射光谱和亮度.结果表明:前驱体先经700℃预烧,然后再于1100℃煅烧3h后,可获得粒度分布均匀、结晶性良好的Al18B4O33:Eu,Tb荧光粉;共掺杂Eu和Tb的Al18B4O33荧光粉可同时发出“三基色”所需要的特征发光;该荧光粉中同时存在Eu2+离子、Tb3+离子和Eu3+离子,在350~ 400 nm之间的紫外区域存在较强的激发峰,可被用于与紫外LED复合合成白光LED;通过研究Eu和Tb的掺杂量对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发现,适量调节Eu和Tb的掺杂量可以改变Al18B4O33:Eu,Tb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和强度.  相似文献   
8.
贺勇  唐子龙  张中太 《物理化学学报》2010,26(11):2962-2966
限制纳米电极材料倍率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大电流下充放电时,纳米结构可能坍塌,造成容量迅速衰减.通过异价离子的掺杂或第二相的负载有可能弥补纳米材料的这一缺陷.本文以含有Cr2O3的锐钛矿TiO2为原料,通过超声化学-水热法,制备了负载Cr2O3的H2Ti2O5·H2O纳米管.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制得的H2Ti2O5·H2O/Cr2O3纳米管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恒流充放电测试显示,H2Ti2O5·H2O/Cr2O3(5%(w,质量分数))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在150mA·g-1的电流密度下,H2Ti2O5·H2O/Cr2O3纳米管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288mAh·g-1;120次循环后,充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45mAh·g-1.在1500mA·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78mAh·g-1;600次循环后,充放电容量保持在80mAh·g-1以上;继续在150mA·g-1电流密度下充放电30个循环,充放电容量达到155mAh·g-1,显示出充放电容量的可回复性.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H2Ti2O5·H2O/Cr2O3纳米管的充放电过程由法拉第赝电容反应控制.该一维纳米结构在锂离子电池和非对称电容器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固相法和球化工艺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粉体.该粉体由直径为10-15μm的团簇体组成.以合成材料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伏安特性表明,在循环过程中,锂离子插入和脱出具有单一的可逆机制.在不同温度下,材料的交流复阻抗谱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池电化学阻抗明显减小.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在17mA/cm2的电流密度下,材料工作电压平稳,电极极化效应较小,容量接近其理论值.在170m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池容量没有明显的减小趋势,而在170mA/cm2电流密度以上时,电池容量迅速降低,且电极极化效应比较显著.经过较大的电流密度测试后,材料在小电流密度下仍然保持着接近理论容量的循环容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稀土元素Sm、Eu、Gd对于Nb掺杂的TiO2基压敏电阻电学性能的影响. 几种稀土元素的掺杂量均为体系总量的2%(原子比), 其它原料的掺入量固定不变. 实验样品在1380 ℃烧结, 保温4 h. 实验发现, Sm、Eu、Gd等稀土元素可以有效降低TiO2基压敏电阻的压敏电压, 但对于非线性系数的影响不很明显. 对于Sm、Eu、Gd掺杂, 实验得到的压敏电压值分别为12.7、14.7和16.1 V. 通过对试样的阻抗分析发现, Sm、Eu、Gd掺杂对于压敏电阻的介电性能有显著影响, 单独掺杂Sm或Gd的试样具有很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并且具有很高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