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数理化   1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柠檬酸溶解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求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条件,为废旧电池的进一步回收利用奠定基础。采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适宜的溶解条件为:柠檬酸浓度1.0mol.L-1、溶解温度45℃、H2O2加入量5.0%、料液比60g.L-1,在此条件下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率达到99.56%。对柠檬酸溶解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加入H2O2之前,尖晶石LiMn2O4中的Mn3+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2+以及MnO2,而Mn4+在溶液中水解生成MnO2。MnO2与柠檬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丙酮二羧酸及Mn2+。加入H2O2之后,H2O2作为还原剂能够将剩余的MnO2全部还原为Mn2+,使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甘露醇辅助水热法合成了BiPO4光催化剂,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其光催化活性。采用XRD、SEM、FTIR、UV-vis DRS和N2吸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70℃水热24 h条件下甘露醇的加入不改变产物晶型,而产物的形貌从棱柱状变为多面体,随着加入量的增多,多面体尺寸减小,继续增大加入量,产物形貌出现分级结构的趋势。水热温度低或时间短时,产物为六方相,呈端面有突起的棒状,水热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产物为单斜相,呈多面体状。但结晶度均较高。单斜相产物的形成经历了六方相的转变过程。所得产物结构中不含甘露醇,但有结晶水。170℃下甘露醇辅助制得的单斜相BiPO4的光催化活性最高,无甘露醇的条件下得到的单斜相产物的光催化活性次之,110℃下甘露醇辅助制得的六方相产物活性最差,这可能与它们的光响应范围大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β-CD与乙酸苄酯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热分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界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是由7个葡萄糖基以1,4-糖苷键连成的中空简状化合物,它内部疏水,而两端亲水,这种特殊的结构特点使得它可以作为宿主包合各种客体分子[1、2],由于这种包合作用能改变客体分子的状态、稳定性等理化特性,加之β-CD无毒[3],因此β-CD与  相似文献   
4.
5.
废旧碱性电池水热法制备纳米晶锰锌铁氧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国喜  姚路  路迈西 《人工晶体学报》2006,35(5):1095-1098,1002
以废旧碱性电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纳米晶锰锌铁氧体,并对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借助于XRD、TEM等手段对制备过程跟踪检测,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宜的制备条件为:溶液pH值为10.0,水热温度为180℃,水热时间为4h,采用逆加料方式和加入冰乙酸作为添加剂均可制得粒径更小、分散性更为优良的纳米晶,产物粒径可达17nm左右。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双温段气相色谱法分析废旧聚苯乙烯裂解产物的方法。此方法综合了高温段柱温260℃和低温段柱温100℃的优点。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是解决复杂产品的组成分析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省时、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废旧碱性电池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硫酸溶解废旧碱性锌锰电池所得溶液为原料,用NH4HCO3与NH3·H2O组成沉淀剂,采用并加共沉淀法制备出锰锌铁氧体.借助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沉淀条件进行优化;借助于XRD、IR等手段对产物组成晶型进行检测;借助于SEM及TEM等手段对产物形貌进行表征;借助于振动样品磁强计对产物磁性能进行检测,并对产物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共沉淀的适宜条件为T=50~55℃、pH=6.5~7.5;煅烧温度为1130~1160℃、煅烧时间为2h;产物最佳组成为Mn0.6Zn0.4Fe2O4;其形状近似为球形、具有粒径小、分散均匀、磁性能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球状聚苯并噁嗪为载体, 采用浸渍热解法合成了钯炭纳米催化剂.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 钯纳米粒子几乎全部均匀分布在载体上, 且尺寸均一, 平均直径约为3.5 nm. 结果表明, 载体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氮含氧官能团, 氮和氧原子与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从而使聚苯并噁嗪能够有效固载钯纳米粒子. 采用相同的方法进一步合成Pd-Au/C和Pd-Pt/C双金属催化剂, Pd-Au和Pd-Pt纳米粒子也展现出良好的分散性, 无明显团聚现象, 平均直径分别为4.3和4.2 nm, 进一步说明聚苯并噁嗪对金属活性组分的有效固载. 将催化剂应用于苯甲醇氧化反应, 其中Pd1-Au1/C在2 h的转化率为98%, 对产物苯甲醛的选择性大于99%, 该催化剂经过焙烧可恢复催化活性, 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并能将不同取代基的芳香醇氧化为相应的醛, 是一种良好的醇氧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微乳体系中番茄红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性很强,人体内番茄红素的含量与人的寿命相关,但它对光和氧十分敏感限制了它的使用。微乳作为生物活性物质载体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研究番茄红素在食品级微乳体系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的方法,将富含Co元素的废旧锂电池加工成一系列的含锌量不同的钴铁氧体样品,并对不同锌含量样品的形貌、结构、磁性能和磁致伸缩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含锌的钴铁氧体是尖晶石结构的晶体,与Co Fe_2O_4相比,微观结构和形貌发生了变化,因此,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锌含量的增加,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大磁致伸缩系数整体递减;磁致伸缩应变导数的最大值整体递增,该值对应的磁场强度逐渐降低。研究表明:Zn~(2+)含量为0.4时,样品的最大磁致伸缩系数,最大应变导数及其对应的场强分别是-134.8 ppm,-2.12×10~(-9)A~(-1)m和20.0KA·m~(-1),即应变导数在较低的磁场强度下取得最大值,使用该样品制备而成的器件在非接触式传感器和执行器方面的应用中可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