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7篇
数理化   2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从日本冲绳采回枝管藻,用毛细管将成熟多室孢子囊挑出,在试验室条件下培养,可长成孢子体.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孢子释放后形成盘状体附着在基质上,念珠状同化丝从盘状体中间分生.同化丝可从中间部位产生分支,多室孢子囊位于部分同化丝的近端部;同化丝大量产生后基部细胞平行排列,中空,形成假薄壁组织,而后孢子体进入伸长生长阶段;在每个盘状体细胞和同化丝细胞中都有多个色素体和线粒体,蛋白核突出于色素体其他部分,类脂体存在于类囊体中;在同化丝的细胞壁上存在缺口;对同化纤毛而言,色素体和线粒体数量少,紧贴细胞膜,质壁分离严重,在细胞壁上存在“通道”.  相似文献   
2.
通过130Te(16O,5nγ)141Nd反应布居了141Nd的高自旋态能级. 对反应产生的在束γ射线进行了γ射线单谱和γ-γ符合测量. 建立了激发能达7614.5keV的141Nd能级纲图,新发现了12条γ射线和15个能级. 基于实验测量的γ跃迁各向异性,建议了141Nd部分能级的自旋值. 用一个h11/2价中子空穴与142Nd核芯晕态的耦合可以定性地解释141Nd的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3.
为了求解各向异性接合材料界面端部奇异性应力场,建立了一种新型杂交元模型.该模型的独特之处在于:基于有限元特征法得到的奇异性场数值特征解建立了一种新型界面端奇异单元.通过算例证明,新型杂交元模型能够利用较少的单元数获得较为精确的数值结果.当前模型应用范围广泛,能够用于复杂结构的界面端部场求解.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不同气化方案对常压流化床气化的影响,从化学动力学角度并结合化学平衡建立了流化床气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煤热解和气化所经历的各反应过程。模型预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的试验数据吻合较好,气化组分的平方误差和在10%左右,表明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各种气化方案对常压流化床气化的气化过程、生成煤气组分和气化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氨三乙酸增敏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活化剂氨三乙酸存在下,基于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溴酚蓝的反应,拟定了测定痕量锰的催化光度法。此催化反应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重现性较好,线性范围为0.4~10μg.L-1,检出限为8.5×10-8g.L-1,用于测定水样和茶叶中的锰,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3.2%及1.1%,回收率依次为93%~109%和94%~108%。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变分过渡态理论,首次对无鞍点的释能反应O+CS→CO+S、O+CO→CO+O和S+CS→CS+S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考察了反应动力学瓶颈区性质,计算了反应的速度常数,并将O+CS反应的速度常数值与实验值及经典轨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三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NO2气相硝化金刚烷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半经验MO-PM3方法研究了NO2气相硝化金刚烷反应机理. 计算结果表明, NO2不能直接取代金刚烷H; 在B3LYP/6-311++G(3df,2pd)//B3LYP/6-31G* 较高水平下, 对三个可能机理的反应势垒(Ea)的精确计算表明, 该反应的决速步骤为NO2中O和N进攻1-H的竞争过程, 且1-硝基金刚烷为主要产物. NO2中O进攻1-H决速反应过程中, 分子几何、原子自然电荷及IR光谱变化表明, C—H键的断裂和N—H键的形成是一个协同过程; 参与新键形成和旧键断裂原子C(1), H(11), O(28), O(29)和N(27)的原子自然电荷及与其相关的键长、键角有明显的变化. 反应过程中体系偶极矩的变化表明, 极性溶剂能降低反应势垒, 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碳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碳酸二乙酯是绿色的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它的合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重视。本文简述了近些年来碳酸二乙酯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光气法、酯交换法、氧化羰基化法、脱羰基法、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法以及生化法的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乙醇氧化羰基合成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彩虹测量技术标定复杂、精度可重复性差且难以适应密闭空间。一种基于多彩虹谱线自标定方法,可省去原有的标定系统装置,将标定过程内化于对彩虹信号的处理,以水为例的测量偏差仅为0.13%。将该技术应用于混合喷雾液滴组分浓度测量中,探究并优化了参与混合的两种液体组分的方案。实验采用60%乙醇-水混合喷雾,原位测量了混合喷雾场多点组分浓度,测量结果差别可以控制在0.5%以内,表明该方法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6-氨基嘧啶、取代苯甲醛与丙二腈的三组分反应合成了4种吡啶并[2,3-d]嘧啶受体分子,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其与F-,Cl-,Br-,AcO-,4HSO-,2 4H PO-等阴离子的作用.结果表明该类受体分子与阴离子形成氢键配合物,导致吡啶并[2,3-d]嘧啶受体的光谱发生变化.测定了配合物的结合比和稳定常数,发现受体化合物对AcO-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其它多种阴离子无影响.Job曲线表明受体分子与阴离子间形成1∶1型的配合物.1H NMR滴定进一步证实了氢键作用的存在及参与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