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微管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术中的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I和苍术酮.采用美国Micro-tech Ultra plusⅡTM微管柱通用型二元梯度高效液相色谱仪和Microsil C18微管色谱柱(150 mm×1.0 mm),以甲醇-乙腈-水(A相体积比为90:5:5;B相体积比为55:5:4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50μL/mm,在220 nm波长下检测.在上述色谱条件下,3种组分分离良好,在相应的进样质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白术内酯Ⅲ、I和苍术酮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86%,97.13%和98.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3%,1.31%和0.39%.该法简便、快捷,能够用于白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吴宏伟  陈梅兰  寿旦  朱岩 《分析化学》2012,40(11):1747-1751
建立了离子色谱分离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的方法。利用IonPacAS19阴离子交换分析柱进行分离,以50 mmol/LNaOH作为流动相洗脱待测物质后,再用鲁米诺K2Fe(CN)6化学发光体系在碱性介质中对其进行测定。最佳发光条件为:鲁米诺浓度为6.0×10-4mol/L,K4Fe(CN)-6浓度为0.1 mol/L,K3Fe(CN)6浓度为5.5×10-5mol/L。本方法分离时不需使用甲醇、乙腈等有机改进剂,环境友好,同时提高了化学发光的强度。采用本方法测定的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线性范围为0.05~1.0 mg/L,检出限(3σ)分别为4.0和4.3μg/L。对0.1 mg/L的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标准溶液进行11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9%和1.1%。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寿旦  朱作艺  张扬  董宇  沈立锋  朱岩 《分析化学》2012,40(6):960-963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IC)分离,脉冲安培电化学法(PAD)直接检测人体引流组织液中妥布霉素的分析方法.采用高交换容量阴离子交换柱和低浓度KOH在线淋洗分离,不需要采用衍生化和离子对-柱后加碱等实现分离,并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妥布霉素的测定.采用本方法测定的妥布霉素线性范围为0.05~10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保留时间、峰面积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4%,0.38%和0.81%,检出限为7.11 μg/L.本方法成功应用于骨髓炎患者引流组织液中妥布霉素的测定,样品实际加标回收率为100.8%.  相似文献   
4.
张恺  支明玉  何艺  朱岩  曾秀琼  寿旦 《色谱》2020,38(4):445-451
离子色谱是分离分析阳离子型化合物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效阳离子交换固定相的制备研究对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单体,2-巯基乙基磺酸钠为巯基改性剂,提出了聚合物基质微球巯基改性自由基聚合修饰方法,用以制备新型双功能的阳离子交换固定相。该固定相以羧基和磺酸基为功能基,仅用简单的强酸淋洗液便可以实现常规阳离子的基线分离。利用色谱学模型,对金属离子和有机胺的保留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梯度淋洗模式,可在24 min内实现10种阳离子的分离,表明固定相具有优异的色谱性能。“巯基-烯”修饰方法简单、高效。此外,通过调节巯基改性剂的比例能够实现对固定相交换能力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王娜妮  寿旦  王绪平  朱岩 《色谱》2017,35(1):14-19
建立了移液枪头式固相微萃取(SPME)-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培养液中4种生物碱(黄柏碱、药根碱、巴马丁和小檗碱)的分析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为反应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移液枪头内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制备含有弱阳离子交换整体固定相的SPME枪头。样品经SPME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进行分析,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钾溶液(0.05 mol/L,pH 4),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外标法定量。4种生物碱的检出限(S/N=3)为0.16~0.39μg/L;以空白细胞培养液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加标回收率为92.73%~97.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4%~3.31%。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能够用于细胞培养液中微量生物碱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寿旦  戴诗文  章建民  李洪玉  俞忠明 《色谱》2008,26(5):637-639
采用微管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术中的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和苍术酮。采用美国Micro-tech Ultra plusⅡTM微管柱通用型二元梯度高效液相色谱仪和Microsil C18微管色谱柱(150 mm×1.0 mm),以甲醇-乙腈-水(A相体积比为90∶5∶5;B相体积比为55∶5∶4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50 μL/min,在220 nm波长下检测。在上述色谱条件下,3种组分分离良好,在相应的进样质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白术内酯Ⅲ、Ⅰ和苍术酮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86%,97.13%和98.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3%,1.31%和0.39%。该法简便、快捷,能够用于白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离子色谱主要应用于水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和极性化合物。随着离子色谱应用范围的扩大,通过合适的样品制备,将非水溶液的样品转化为水溶液,包括有机溶剂、固体样品和气态样品,特别是随着我们对大气环境、气体纯度以及呼出气体中气态样品的组成等方面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气体和气态样品,特别是离子态和极性化合物,可通过合适的样品制备、采集转化为水溶液,通过离子色谱技术进行分析。综述了气体组分的离子色谱检测技术,总结了气体样品、气溶胶以及液态样品中气体物质的制备和采集方法,运用离子色谱技术对上述样品进行测定,并对该技术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吴灿  许平翠  姚伟宣  寿旦  朱岩  王娜妮 《色谱》2019,37(3):305-312
采用成骨细胞建立了细胞膜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MC/UPLC-TOF/MS)的分析方法。该法可快速筛选中药方剂六味地黄汤中潜在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通过细胞试验和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试验验证了筛选结果梓醇的体内外药效作用。以六味地黄汤水提物(90 g/L)为样品,通过CMC/UPLC-TOF/MS分析,快速鉴别细胞膜色谱柱保留成分群,高选择性获取六味地黄汤中16种潜在活性成分。该文以前沿色谱法分析梓醇、丹皮酚、齐墩果酸与细胞膜色谱固定相的亲和强度,选择亲和强度和含量较高的梓醇进行体内外药效验证,发现梓醇在对小鼠成骨细胞有显著促生长作用,能提高骨质疏松斑马鱼头部骨矿化面积。CMC/UPLC-TOF/MS筛选方法能在复杂中药方剂中快速得到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灵敏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董宇  俞忠明  李洪玉  赵丽沙  寿旦 《色谱》2016,34(8):811-816
为探讨服用桑黄水煎液对机体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DMS)联用技术,检测灌胃给予桑黄水煎液后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空白组和给药组大鼠尿液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通过MetaboAnalyst 3.0网站分析相关代谢通路。数据显示,两组大鼠尿液中的代谢物在第28天得到了很好的区分,发现并鉴定了10个生物标记物。灌胃给予桑黄水煎液主要对机体的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等代谢通路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桑黄药效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石芳  寿旦  金米聪  王宏伟  陈旭光  朱岩 《色谱》2022,40(2):139-147
随着麻醉剂广泛用于渔业生产过程和水产品运输等领域,建立水产品中麻醉剂残留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水产品基质复杂且麻醉剂残留水平低,因此需要合适的前处理方法以提高检测灵敏度.该研究基于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水产品中普鲁卡因、丁氧卡因、三卡因、丁香酚、甲基丁香酚、异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7种麻醉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