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数理化   1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O/W微乳液中聚吡咯超微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荣  宋根萍 《应用化学》1997,14(4):18-20
选择合适的SDBS/吡咯/H2O三组分O/W微乳液与吡咯单体共存的两相体系,以单体相为单体源,在O/W三组分微乳液中进行了吡咯聚合,所得聚吡咯粒子大小仅为2~3nm,分布较均匀,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2.
马桂林  宋根萍 《色谱》1993,11(1):43-44
已有报道,含不对称配位氮的三价钴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碱催化下。因不对称配位氮的翻转而使配  相似文献   
3.
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聚苯乙烯/Fe3O4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根萍  伯洁  郭荣 《中国化学》2005,23(8):997-1000
在TritonX-1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制得核-壳型结构的聚苯乙烯/Fe3O4复合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复合纳米粒子结构组成以Fe3O4为核聚苯乙烯为壳,证明聚苯乙烯在Fe3O4纳米粒子上的包覆是成功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的粒径约10 nm,聚苯乙烯/Fe3O4复合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5-35 nm。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以表面活性剂、胶束、微乳液、溶致液晶为介质 ,制备超微粒子材料已为人们所关注[1,2 ] ,以微乳液为介质进行聚合反应亦已引起重视[3 ,4 ] ,我们曾以微乳液为介质合成了导电高聚物聚苯胺、聚吡咯和聚邻甲苯胺 [5,6] ,其粒径为 3~ 6nm,且分布均匀 .聚苯乙烯胶乳在免疫学上已得到应用 [7] ,苯乙烯胶乳磁性复合材料的应用更为方便 ,它能使被标记的细胞或细胞器很方便地用磁铁分离出来 .在胶束中合成聚苯乙烯 /α- Fe2 O3 复合纳米粒子尚未见报道 .本文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 ,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苯乙烯 /水体系中合成聚苯乙烯 /α- F…  相似文献   
5.
O/W微乳液中聚邻甲苯胺超微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聚邻甲苯胺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较好的贮存电荷的能力和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因而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j,其合成方法主要有电化学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J.化学会成法所得聚邻甲苯肢的粒子一般大于100urn.近年来,以表面活性剂聚集体微乳液、溶致液晶为介质,制备超微粒子材料已为人们所关注「’-’].以微乳液为介质进行聚合反应亦引起重视,但大部分微乳液聚合都是在四组分微乳液(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单体和水)中进行‘”·“‘.近年来,某些油溶性单体已成功地在无助表面活性剂的三组分微乳液中聚合[‘’·‘’1…  相似文献   
6.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体系中,采用一步法制得聚苯胺/SDBS超疏水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产物形貌并测定其元素组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X射线衍射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视频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材料的亲疏水性.考察SDBS浓度和溶液酸度对产物形貌及疏水性能的影响,探讨疏水机理.结果表明:在pH=1-9,SDBS浓度大于0.016 mol?L-1条件下,所制备复合材料的水接触角大于150°,SDBS掺杂使得苯胺单体的转化率高达98%.两亲分子SDBS亲水磺酸基与聚苯胺主链上的亚胺基不仅存在静电引力,而且能形成磺酰胺键,聚苯胺主链间又以氢键相互连接,SDBS分子的疏水烃基有序排列朝向聚苯胺主链外侧,从而组装形成具有微纳结构的聚苯胺/SDBS超疏水复合材料.本文结果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聚苯胺/SDBS超疏水性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对超疏水材料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郭荣  宋根萍  严鹏权  沈明 《化学学报》1997,55(10):937-942
将Pb(NO3)2和Ns2S分别溶于Triton X-100/C10H21OH/H2O体系层状液晶溶剂层中, 混和即可在溶剂层中生成PbS粒子, 并以层状液晶中溶剂层厚度的大小, 限定所合成PbS粒子的尺寸小于10nm, 改变有关组分含量对PbS超微粒子大小无显著影响, 所合成PbS超微粒子的平均粒径均小于10nm.  相似文献   
8.
荧光法测定乙醇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中的分配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荣  宋根萍 《分析化学》1998,26(1):41-43
乙醇浓度〈5*10^-3mol/L,乙醇主要与胶束相结合,C〉8*10^-2mol/L,乙醇主要进入水相,在5*10^-3-8*10^-2mol/L范围内,同时进入水相与胶束相。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C在CTAB/n—C5H11OH/H2O体系中的增稳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CTAB/n-C5H11OH/H2O体系中,维生素C存在于O/W、W/O液滴的内侧,C5H11OH则存在于液滴的外侧,阻碍渗透进入膜相中的水与维生素C的接触,从而在幅芳降低了维生素C在水体系中的氧化程度,提高了其稳定性,O/W、W/O微乳液对维生素C分子艇的机理亦从层状液晶对其增稳作用中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0.
O/W微乳液中聚苯胺超微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合适的SDBS/苯胺/H2O三组分O/2微乳液与苯胺单体共存的两相体系,以单体相为单体源,在O/W厂组分微乳液中进行了苯胺聚合,所得聚苯胺粒子大小仅为3m,分布较均匀,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