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1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鉴别重叠色谱峰类型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模差渐进投影(MDEP)法。该方法利用二维色谱数据中相邻两个色谱流出点的光谱矢量模的和与该两个矢量和的模之差,建立模差-时间(dm-t)曲线判断非纯色谱峰的纯组分区,同时判定第二组分色谱流出点和倒数第二组分色谱结束点。分别以纯组分区的光谱矢量建立正交阵对该色谱峰进行投影运算,得到投影后转换色谱。该转换色谱消除了纯组分区所对应化合物的色谱和光谱信息。对转换色谱重复上述操作至整个色谱峰的模差-时间曲线均为0时终止,得到重叠色谱峰各组分的色谱流出点和结束点。利用上述结果,采用不包含待测组分光谱信息的该重叠峰二维色谱数据建立正交矩阵对该色谱峰进行投影运算,获得待测组分的相似色谱图。通过比对分析即可得到该组分在重叠色谱峰中的光谱和色谱信息。依次操作,即可获得重叠色谱峰中各组分的光谱和色谱信息。采用模差渐近投影法对4组分模拟重叠二维色谱峰及杜香挥发油GC-MS的重叠色谱峰进行了解析,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在pH=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体系中,应用循环伏安法、示差脉冲伏安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光谱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BSA的存在导致大黄酚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基本不变,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0×10-6~1.0×10-7mol/L,检出限为3×10-7mol/L.  相似文献   
3.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透射法对红花罐组式逆流提取过程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的含量进行快速无损的测定.在红花逆流提取过程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对照分析方法,测定提取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NIR光谱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HPLC分析值之间多元校正模型,并对逆流提取过程的未知样本进行含量预测.校正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82,预测相关系数达到0.965,RMSEC和RMSEP分别为0.053和0.075,RSEC和RSEP分别为3.96%和5.25%.结果表明,NIRS可以作为一种准确、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中药逆流提取过程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应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的BP网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去痛片中四组分的含量。测定低含量组分咖啡因和苯巴比妥时,结合吸光度减法技术。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和苯巴比妥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9.3%,1.2%:;100.0%,1.1%;100.3%,1.5%;100.1%,1.3%。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IT MS),获取大黄酸分子的一级质谱和多级质谱碰撞诱导解离下的碎片离子,以量子化学计算大黄酸分子及其主要碎片离子的质谱行为。通过对质谱离子几何参数、键断裂能、电荷变化、自旋密度以及前线分子轨道的分析,可得到m/z 282.8、256.9、238.9、210.8、192.8、182.8、166.8离子的稳定构型以及质谱裂解途径,从而较系统地解释了大黄酸分子在ESI-IT MS中的裂解行为。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B3LYP方法,通过全几何结构优化、二面角柔性势能扫描,对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3种黄酮醇分子的优势构象及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ITMS)负离子模式下准分子离子的最优构型进行了研究,并从能量参数、构型参数、质谱实验角度对准分子离子的最优构型作出了确证。结果表明:山奈酚、槲皮素和杨梅素分子二面角D(1,2,1',6')均接近0°,分子的优势构象均为B环与A,C环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构象;在负离子模式下,自动及手动扫描方式得到的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的二级质谱的复杂程度依次减弱,各分子失去羟基氢所形成的准分子离子结构共轭链增长、共轭效应加强;山奈酚存在两种低能量的准分子离子构型,即失去B环4'位羟基氢与失去A环7位羟基氢的构型,槲皮素与杨梅素失去B环4'位羟基氢的总能量最低、构型最稳定,且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准分子离子构型的稳定性依次增加。该研究可供进一步探索黄酮醇类化合物ESI-ITMS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裂解规律参考。  相似文献   
7.
血清中阿斯匹林和水杨酸浓度的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长海  王敏 《色谱》1996,14(1):64-65
A fa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ncentrations of aspirin and salicylic acid in serum using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Spherisorb C18 column,MeOH i H2O: n-BuOH : H3PO4 (300:200 :10 :0. 5,volume ratio) eluent and UV-237 detector was eatablished. The linear range of the method is 1-20μg/mL (r=0. 9996)for aspirin and 2 30μg/mL (r=0. 9981) for salicylic acid. The averagerecoveries are 96. 0 %-106. 0% and 92. 0%-119.5%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8.
将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相结合快速检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辅料含量.通过随机青蛙法、变量投影重要性和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筛选特征波长变量点,采用9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处理后,分别建立了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分析模型,并将这两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应用优选模型对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所涉及的样本,在最优特征波长变量选择上,随机青蛙法效果较好;在模型预测结果上,与支持向量回归分析模型相比,5个指标的偏最小二乘法定量模型的决定系数,预测均方根误差评价参数效果较好,相对分析误差值均大于3.0.样品测试值与实测值标准误差均小于1.30,配对t检验表明,在a=0.05显著性水平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可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辅料含量的快速检测,该方法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线性、精确性良好,且可为其他药用辅料含量快速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5-乙酰胺甲基-3-[3-氟-4-(1-哌嗪基苯基)]异噁唑啉与氯乙酰氯反应制得中间体5-乙酰胺甲基-3-[3-氟-4-(4-氯乙酰基-1-哌嗪基苯基)]异噁唑啉(2);2与取代哌嗪或取代六氢吡啶反应合成了15个新型的异噁唑类衍生物(4a~4o),其结构经1H NMR和FAB-MS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4a~4o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正交投影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联磺甲氧苄啶片中的SMZ和TMP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投影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3组分复方药物联磺甲氧苄啶片中磺胺甲恶唑(SMZ)和甲氧苄啶(TMP)二组分的含量。SMZ和TMP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9.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75%和0.60%。讨论了波长区间和波长间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