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高中必修阶段“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主题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位构性”系统模型与学科能力活动任务相结合,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单元整体的教学设计并实施。通过预设学生的表现水平,设计各课时的评价任务,过程性地诊断学生在各个课时中“位构性”模型建构与学科能力的发展水平,描述学生在本章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促进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发展。最后,归纳出以“位构性”模型建构和学科能力发展的“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对日后开展“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主题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够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科学教育界普遍认为,科学观念与科学实践的协同发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材对于学生必做实验的编排和处理,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简要介绍了科学观念与科学实践协同发展的内涵,并针对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学生必做实验编写的整体情况和具体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了该教材对于学生必做实验的编写是如何体现科学观念与科学实践的协同发展、彰显这些实验的核心素养发展功能的,并提出了新教材学生必做实验的教学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